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崔丽丽
[导读]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知识就会越来越难,在加上数
        崔丽丽
        长春市第六中学,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知识就会越来越难,在加上数学教材中很多公式和定理的逻辑性很强,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数学史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通过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本文针对将数学史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数学史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提起数学史,这就使学生对数学的深入了解受到了限制。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学生只是掌握教材知识时远远不够的,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史,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学校的效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一、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分析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都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然后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在将重新调整的教学知识按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能做的就是保持安静,配合教师,然后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中存在了很多的不足,如果一直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高中阶段的数学逻辑性和思维性都很强,在加上数学教学内容有很枯燥,学习时的难度就比较大,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没有投入到教学中,就很难跟上课堂进度,渐渐的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当做课堂上的主体,转变学生的课堂地位。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1]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实施策略
(一)将数学史与数学定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在开始一节新的数学课程时,教材内容上会有一个新的定义。教材中的定义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有些定义不用通过计算就能证明公理是否正确。很多知识点与数学定义之间都有关联。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一定义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数学史上的故事掌握定义的由来,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余弦函数》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余弦函数的历史背景。早在很多年前,三角函数并没有在数学方法使用,而是用在了天文知识上。因为它其中包含的知识已经满足天文研究的需求,才衍生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前的三角函数并不是现在的形状,而是球面的,古希腊注明的天文学家门纳劳斯有一部作品叫做《球面学》,其中就提到球面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后来,三角学已经从球面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分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个历史故事渗透在课堂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许还能对物理产生兴趣。
(二)将数学史与数学公式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
        高中阶段的数学包含了许多的符号,学生必须要将这些符号全部掌握,才能学好数学。这些复杂的符号一般都包含在数学公式中。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公式,有些公式虽然看起来很像,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高中阶段的公式既复杂又多,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公式成为了大部分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为了能帮助学生清晰的掌握高中数学公式,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与数学公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记忆。[2]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两角和差公式》的教学活动时,虽然教材上说可以用之前的公式代换,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学生认为只需要将公式前的符号进行代换就可以。这种学习方法虽然能降低教学的难度,但如果学生对之前的公式掌握的不够清晰,就很难继续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数学史引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简化教学内容。两角和差的公式在最开始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天文知识方面,所以,两角和差的知识与数学集合之间会有联系。两角和差的的公式在天文学家严重就是几个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将他们的解题思路渗透在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两角和差的认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将历史名人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数学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为数学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名字会拥有记载历史册上。[3]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名人导入到课堂中,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家班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将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带入到课堂中。有一天高斯在晚饭过后开始做习题,在写到最后一道题时遇到了困难,这道题花费了高斯一天的时间,最后竟然通过超常规方法得出了答案。他的导师看见后绝对很惊讶,就说高斯,这道题连牛顿都不会,并且这道题也不是给你布置的,你竟然做出来了。后来高斯曾经跟别人说过,如果刚开始就知道这道题不是自己的,可能根本得不到答案。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数学难度很高,教师要改革教学观念,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将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能降低教学的难度,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兴华.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6):204.
[2]杨芳.浅谈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8):20.
[3]郑惠兰.试论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