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耿继成
[导读] 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物理一方面与生
       耿继成
       泰安望岳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物理一方面与生活有着较强的关联,如果教师能够选择正确的教学切入点,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许多物理公式以及知识内容需要学生采用联想记忆、实验记忆等方式。因此,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基础,深入分析物理教师应当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应当立足于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问题探析
       (一)教师角度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出现以下问题:首先,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认识物理实验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仍有部分物理教师存在“唯成绩论”得不正确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式中也存在单一、死板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展开[1]。其次,由于场地、实验设备以及资金等问题的限制,部分物理教师虽然具有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意识,但在实际开展教学中依旧存在实验次数少;由教师主导实验、学生旁观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不能通过实验来激发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学生角度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许多学生面对初中学习都出现了疲惫等消极情绪,因此在面对物理学习时难免出现“套路化”、“刷题”的倾向,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并不了解物理知识背后的原理以及实验结果,只能通过反复背诵、刷题来提高自身的成绩,这样自然无法激发对于物理学习的动力,不能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素养以及学习热情。除此之外,目前许多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学习依旧以被动学习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核心,学生自己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在物理实验中也存在实验方式过于死板、学生根据实验步骤统一进行、缺乏活力等问题。这样既无法真正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优势,又容易令学生陷入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情绪以及学习问题当中。
二、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如上文所述,虽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师以及学生两个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无法真正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教师应当如何通过改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研究如下: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教师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以及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首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原本重视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中,物理教师应当更加注重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加大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2]。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应当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一方面,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每一个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按照规范的操作方式进行物理实验;另一方面,物理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谈就没一个物理实验操作步骤的意义,鼓励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自我探索,探究物理实验的各个步骤能够进行替换或各个步骤之间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眼睛和眼镜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以学生配戴眼镜和不佩戴眼镜的区别为基础,在教学前鼓励学生主动分析为什么眼镜能够帮助学生看清世界以及远处的物体,并且将相关因素列在黑板上,共同学实验分析。其次,教师应当与同学一起探讨,在众多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学生选择怎样的实验方式才能够更好、更快、更精准地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眼镜的作用以及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进行分析。最后,物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选择物理实验的对象以及实验内容,以生活中的物体为参照,鼓励学生选择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物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以及理论性、抽象性,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应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首先,物理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物理实验开始前先预设一个实际的问题或教学情境,如在重力内容的学习中,物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进行重力实验,感受电梯升降时的“失重”感觉,并且为学生预设真实的物理实验背景,通过物理实验背景领学生带入到实验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次,物理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复现经典教学实验,如阿基米德的小球实验,在实验开始前为学生讲解阿基米德实验的背景,并且在室将阿基米德的实验复原为通过学生选定的不同物体浸入水中来观察浮力的区别,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物理实验氛围。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总结实验内容,不断巩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结果的记忆、分析,鼓励学生主动分析物理实验结果背后的物理原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从被动学习物理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进而通过物理实验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因此,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基础,深入分析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通过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华红. 浅析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18):129-130.
[2] 杨海霞.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J]. 天津教育, 2020(5):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