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初级中学 336113
摘要:作为班级的任课教师,地理教师与主科教师相比,拥有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当地理教师担任班级的班主任时,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基于班主任视角,对地理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为地理教师实施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班级氛围;班级管理
引言
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是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课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并非是毫无关系的,而是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在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环境。如果缩小生活空间,可以将地理环境看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班级氛围,把人类视为源于不同家庭环境的个体学生,两者同样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需要将班级管理和地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
一、初中地理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由三个阶段组成,根据该学科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班级管理体系,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班级管理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一)初一阶段帮助学生自我疏导
刚步入初中大门的学生,身体刚开始发育,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与同学相处热情主动,并积极表现自己。基于这些身心特点,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班级氛围中受到冲击。通过地理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同时使其积极主动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在初一阶段,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居民、气候以及地形等地理要素,是构成不同国家和地区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若想对一个国家进行了解和分析,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在具体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地理趣闻趣事、时事热点,构建相应的课堂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进行自我疏导与完善,在互相学习和帮助中进步,严守班级纪律,构建友好融洽的班集体,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
(二)初二阶段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处于初二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情绪多变、社会性以及叛逆的特点,部分学生形成了不良行为习惯,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初二阶段的地理教材中,主要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世界区域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欧洲西部、极地、印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让学生分析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深究其形成的原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学会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特征,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例如,在学习美国、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区域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热点事件,如黄岩岛、钓鱼岛等,让学生全面认识世界新形势,并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合作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意识到每位同学就像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一样,从而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也能使学生间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
(三)初三阶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经过初一和初二阶段的学习和管理,处于初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心理和行为都逐渐稳定,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更加客观。初三阶段学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稳定性、随意型以及放任型,在学习目标和方向上分别表现为目标明确、目标不确定和没有目标。这个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导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热爱家乡和祖国的观念。初三阶段,地理教师要有机融合班级管理和地理教学,结合中考考点和试题特点等,为学生学习方法提供指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练习,鼓励学生整理归纳,不断规范学习习惯,使其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变化,充分尊重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进行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地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建议
(一)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做好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必须要树立学科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优势,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提升自己,不安于现状。还应紧跟教学改革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手段等,逐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构建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班级管理活动使学生进行密切的合作和配合,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总结有效经验
地理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针对教学和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反思,比如采取的管理方法带来的效果,学生对于管理方式的态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现存问题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以及班级事务等,还包括教学内容、手段和过程等。通过地理教师的自觉反思,可以整理归纳出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优缺点,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逐渐积累更多的优秀的经验措施等。班级管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成长的过程,能够优化班级管理的效果,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不仅有助于地理教师充分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还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结束语
综合而言,班级管理和教学相互联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特点有所差异,地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优化班级管理的效果。在班级管理中,地理教师还应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完成好教学工作的任务,不断反思与学习,总结有效的经验加强班级管理,与学生和谐友好的相处,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实现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周天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153-154.
[2]薛友.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对学科育人内涵发展的促进[J].中学教学参考,2021(18):52-53.
[3]冯莉莉.促进研学旅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对策[J].考试周刊,2021(4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