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张铁钢
[导读] 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国家对职业
        张铁钢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312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扩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德育素养成为评判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中职学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等高度开放、自由、信息传播效率高的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成长在信息高度发达时代的中职学生,他们更是习惯于从这些渠道获取信息。但是,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等尚处在可塑性较强的阶段,他们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负面舆论影响,从而导致其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偏离正轨的情况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对自身的德育教育现状予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自身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了解中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策略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很多中职学生都是由于中考落榜才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的,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普遍缺乏自信,而且由于社会上某些人的偏见问题,中职学生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其次,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应当将技能学习和训练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们对自身的德育素养发展情况并不关注,很少积极主动的配合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教育活动。最后,中职学生恰好处在青春易冲动的年龄段,他们可塑性非常强,但是分辨是非、自我约束等方面的能力却并不算强,有时会不分好坏的盲目效仿他人的某些行为,而盲目效仿之下就有可能做出一些伤人伤己,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中职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并不重视,他们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德育成效如何不会对中职学生的未来造成大的影响。此外,德育工作不是一项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的工作,而且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心力,部分教师在坚持一段时间后未能看到显著的德育工作成效,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组织开展某些德育主题的班会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单一的教育形式难以激发中职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而且教师在主题班会上冗长的“说教”也容易让中职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些都会对德育教育成效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德育教育并非只是中职学校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为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德育素养的发展情况同样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忽视了这一点,不注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这就使得学校在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时得不到家长全面的支持和配合,这也会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成效。
        三、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相关的座谈会、交流会等,帮助中职教师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学校还应当成立专门的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中职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予以适当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帮助其解决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领导小组还应当定时组织德育工作研讨会,让相关人员将自己在德育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当然也可以将自己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产生的一些困惑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惑之道。此外,学校还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增强其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最后,学校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的德育教育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丰富德育形式
        中职学校应当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中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当中,这对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也极为有益。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榜样引领、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1.榜样引领式德育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中职学校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些值得学习的榜样,然后在榜样事迹的引领下,促使其主动向榜样人物靠拢,学习其好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借助榜样的熏陶和激励作用来促进中职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当然,榜样的选取并非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需要从社会新闻中选取合适的榜样人物,也可以从学校里选取某些精神品质、道德行为比较突出的中职学生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接近学生生活的榜样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同时也更能够激发其向榜样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此外,教师还应不断规范自身的思想行为,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等,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中职学生的榜样,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为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不仅是要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予以正面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行为习惯形成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具有实效性的。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单纯依靠说教、思想影响等方式是不够的,因此中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内化于心”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以“外化于行”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当然,实践活动的类型很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组织方式。比如,组织中职学生勤工俭学,培养其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精神;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参加志愿活动,培养其尊老爱幼、友爱他人的品格;组织一些以爱国、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演讲、艺术作品展之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文化自信等。
        3.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实际需要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活动,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比如,邀请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针对中职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易冲动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指导其怎样摆脱一些不良心理、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等,这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同时也能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再如,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警察、律师等法制工作人员,对中职学生进行一些普法方面的讲座,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其分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其由于不辨是非的盲目模仿他人而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三)争取家长配合
        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在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时能够得到家长全面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成效。学校的德育教育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但是每个中职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各有不同,在德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学校很难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德育。这种情况下,学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增强对学生的了解,还能共同就其在德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探讨个性化的德育教育方案,并在家长配合下保证该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让个性化德育成为现实。
        总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应当是重中之重,针对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同时还应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探究[J].才智,2021(09):82-84.
        [2]刘婉贞.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8(26):138+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