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兆瑞
江苏省泰兴市根思小学 江苏 泰兴 22543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广大教职工越来越感受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它已俨然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仅要立足实际,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培养他们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德育工作;加强
前言:
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备受瞩目。应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用多种渠道和方法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创新和变革班级管理策略,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和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良好的道德观念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法纪及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一、营造平等关系氛围,确保德育教学顺利开展
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要营造出与学生平等和谐的氛围,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理解与关爱。这要求班主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态度,将从前那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措施降到最低化,主动搭建起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以互相尊重、理解、信任为基点,全方位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德育教育工作。首先,作为班主任要身先士卒,以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对待每一天的教学工作,无论在任何活动中都要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学生看见班主任如此亲近他们,心中定然欣喜异常,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定能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知识,以促使其往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例如,在班级大扫除时,教师不应只是在旁边指挥“作战”,而是要近距离地贴近学生生活,亲历亲为,在劳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自己与学生平等之后,也要做到学生之间的平等,不能看到某个学生优秀就让他少干活,这样不利于学生之间友谊桥梁的搭建,更重要的是有的学生会认为班主任这样做不公平,甚至产生怨恨心理。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积极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懂得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管理卫生状况,当内部产生矛盾时教师再出面及时解决。在劳动中学生也要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力气大的帮助力气弱的,经验多的带动经验少的,这样对于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也有极大影响。像这样教师首先亲身参与了学生的劳动,其次也平息了学生之间的内部“战争”,让平等观念深入学生心里,让学生向着更阳光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运用好德育教育策略,切实加强学生责任意识
德育教育渗透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从全面的、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并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及实际情况,因时制宜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
小学班主任想要保障德育教育的顺利施行,必须要掌握好批评和褒扬的技巧与方法,尤其是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既要赞扬让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敷衍,又要讲究批评的委婉语气,并针对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规范与措施。这极大的考验了班主任的细心、耐心与责任心,当学生真的对班主任心悦诚服并虚心接受后,才能让学生增强责任感,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成功的。
例如,在自习课上有些学生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言行,违反了课堂纪律。作为班主任要把他叫到跟前,不一定要在办公室那么显眼的地方,办公室有其他教师或学生在场,这会使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心理。可以利用课间或放学时,学生和班主任可以去校园以“散步谈心”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首先分析学生在自习课上不守纪律的原因,如果是偶尔为之,班主任要如何教育;如果是经常为之,班主任又要如何让其反思自己的行为上的不妥之处。不止对待学生犯错数量上要区别对待,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也要发生转变。针对女生心理脆弱的特点,对待女生应该更委婉温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对待男生就要推心置腹,分析错误原因,就像跟朋友谈话一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时刻记住班主任的叮嘱,遵守好课堂纪律。
三、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班主任应将德育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丰富而有趣味性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班主任优化与扩展传授德育的方法,从学生的发展及德育的特点出发,通过引导学生以组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德育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并在主动参加活动中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并将班会的主题向德育方面靠拢。教师可以用“感恩父母,关心他人”为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对小学生而言首先就要懂得感恩与尊重父母,在家应该如何才能做到主动关心父母,让父母也深深体会到子女的爱。这个题目从感恩父母的方面又上升到了其他的亲情或友情中,让学生真正在教师组织的班会中,以互相交流探讨的形式受到情感教育,促进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又如,可以组织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让学生为老人表演节目,为了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他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一缕温暖。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鳏寡孤独老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更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进而体现在家中尊敬自己的长辈,并尽力为长辈分担家务。像这样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德育教育的力量,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结论: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小学班主任应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及理念,首先要营造出师生平等的气氛,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运用好德育教育策略,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再次要进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带动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提高。通过这些方式将爱国、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逐步完善,从而展现出德育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银河.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 读与写,2021,18(6):256-257.
[2]陶雪珍. 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研究[J]. 新课程,202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