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邝贞成
[导读] 由于初中历史内容的加深,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无从开始学习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应
        邝贞成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中学 广东 佛山 528137
        摘要:由于初中历史内容的加深,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无从开始学习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导入式教学,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环节中多媒体导入式、提问导入式、表演导入式,展示导入式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浅显分析。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前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的重要环节,学生大部分历史知识掌握来源于课堂学习,并通过教师恰当适宜的教学方法应用,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式教学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锻造学生历史思维、完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以此呈现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成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历史知识久远事件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开启历史课堂授课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以此将历史抽象性与时代距离感较强,所产生的学习难度摒除掉,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入历史画面,在主观情境中,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
        如,在八年级《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画面情境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以清晰画面的导入式教学,开展导入教学,并在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晰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将相关的历史画面、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出来展示,使学生明白即将要学习的历史内容重大意义,并通过导入中当期、党章、党的生日这些内容的画面展示,拓展学生这一章节教学内容视域,使学生可以兴趣盎然中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中,取得本节历史课堂教学成效,展示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同时,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入式教学应用,有效地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付诸努力的革命家敬仰之情,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达成本节课的教学导入目标。
二、问题模式导入教学,锻造学生思维
        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锻造学生历史思维,并通过这样的导入式教学,引导学生层层递进中深入了解历史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和谐融洽的历史互动课堂,使教师与学生通过问题的互动探究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同时,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在环环相扣中理解历史知识,对历史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有效的递升历史思维能力,取得锻造成效,彰显导入式教学应用效果。
        如,在八年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导入式教学法,以问题的驱动模式,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达到思维能力锻造的目标。问题模式的导入式教学,引导学生以问题回答模式进行历史知识理解,并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中,完善学生历史知识思维体系,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知识视域,展示高效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香港和澳门是如何成为香港殖民地的?
        教师: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教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还可以播放《七子之歌》进行提问:这首歌曲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你们知道香港回归的日期么?香港的回归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教师:你们知道我澳门回归日期么?它的回归又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导入式的引导中,层层深入了解香港与澳门回归的意义,并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了解到香港的回归时间是1997年7月1日,澳门的回归日期是1999年12月20日。并通过教师讲解引导,掌握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说明了什么”的答案“这说明中国已经不断的强大了,并且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更是不断飙升。”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继而积极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达成有效的导入式教学目标。
三、表演模式导入教学,完善教学体系
        历史教学内容从远古的时代发展中一路走来,并由许许多多的精彩历史故事组成。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表演式教学模式,进行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加深历史影响,构建出完善的历史课堂知识导入体系。在这样的表演模式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展开表演,使学生通过表演活动的合作探究,在融洽的、其乐融融氛围中,达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应依据不同历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创设不同表演情境,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这表演形式的导入式教学中,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如,在八年级《天平天国运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导入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模式,了解天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进入表演,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并通过对历史事件中洪秀全、杨秀清的演绎,客观评价这些历史人物,综合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在这样的表演环节中,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学生小组,针对不同太平天国的历史环节表演,如有的小组表演“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有的小组表演“洪秀全金田起义”,有的小组表演“永安建制”,还有的小组表演“出师北伐”等,学生通过表演,理解天平天国起义故事,有效巩固历史知识内容,达成课堂学习目标。同时,教师通过这样导入式的表演指导,使学生在合作表演中相互合作,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取得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成效,达成历史课堂知识体系的构建。
总结:
        总之,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是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激发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锻造的重要途径,更是初中历史课堂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模式。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善用导入式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在多媒体导入环节、问题导入环节、表演导入环节,通过不同模式的导入,达成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目标,彰显出历史课堂教学应用导入式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郭金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21,10(1):166.
[2]杨秋艳.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导入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6):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