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程子明
[导读]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进行学习
        程子明
        银川北塔中学 邮编 750001
        摘要: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为了能够更好发挥出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实践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前言:
        初中体育教师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更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能让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意识不断提升。体育教师要在应用此教学模式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设定好学习目标。另外,也要对分组加以适当的调控,才会让学生更好进行合作学习和训练。
一、结合学生情况分组
        合理分组是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效提升自己体育技能和成绩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合理分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平常的教学实践,多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体能情况、体育水平,及体育运动的兴趣。然后再根据体育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才会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学习质量,并有效提升技术水平。
        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与学生的体能情况、体育水平、体育兴趣各不相同。男生和女生的体能由于先天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可以在整体上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是体能较强健、体育水平较好、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的学生,一组是体能和体育水平都一般、对体育运动兴趣也并不十分浓厚的学生。然后,再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项目,对教学目标加以优化。或者,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可以让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对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先去整体激发,然后再进行分组学习和训练。
        比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热身环节,先用“兔子跳”游戏,来替代乏味的做体操、慢跑等热身方式。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哪个小组可以准确并没有失误完成兔子跳动作即为获胜。缺乏体育兴趣的学生,通过趣味的游戏,体育兴趣会被有效激发;对体育充满兴趣的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接下来,教师再让男生、女生各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且,针对不同合作小组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就会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细化学习和训练目标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体育教师还需要细化、确定各小组的学习和训练目标。这样才会让学生更高质量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得到保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教学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具体制定。对于体能不是十分强健的小组,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设定略低一些,使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才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持续增加,进而深入参与。

对于体能较好的学习小组,教师则要设定较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更大限度提升其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
        比如,在进行“篮球运球”技术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按学生的体能情况、体育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并且,先要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目标,有明确的了解。教师可以先传授学生具体的运球动作:“两脚要前后开立,双膝微微弯曲,让身体上身稍微向前倾……。”然后,再为学生进行标准动作示范,让学生近距离观看。之后,再让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出一名代表,来模仿和演示。当小组代表可以正确演示后,教师再宣布学习目标:“体育学习水平和体能较好的一组学生在互相学习后,进行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并且,在模拟过程中,要相互指导和学习。”;对于略差的一组,教师则可以降低学习和训练标准:“相互学习后,相互对具体动作的标准程度加以指导。”。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学习水平,掌握体育技能。
        或者,教师也可以优化分组,让小组的人数在十人左右,并且每个小组中按照5:5的比例进行分配。即包含5名体育水平较好的学生,和5名体育水平一般的学生。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指导,进而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则可以设定为统一的教学目标。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更好进行体育学习,并强健体质。同时,也会让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步提升,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升高。
三、通过调控提升学习质量
        为了让学生可以高质量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还需要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一定调控,以此让学生可以有秩序进行学习,并不断探讨更佳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对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合理分组后,竞选一名小组长。之后,再由组长带领每个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训练效果。对于小组长竞选,教师可以应用平等竞选的原则。即在分组后,让每个小组以举手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同时,要结合小组长加以要求:“组织及带领组内学生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的具体动作及姿势,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样就会使合作学习的效率,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会有效增强。
        比如,在“障碍跑”项目的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在对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后,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学生去练习通过小溪的障碍训练。组长可以先让组内同学先分别发表自己对此项训练的练习计划。有学生会说:“可以采用立定跳远的方式,加以训练。”;有学生会说:“可以通过急停急跳方式。之后,组长再总结最恰当的方式,带领组内同学进行具体的练习。同时,对学生的姿势、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就会让学生可以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并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总结:
        合作学习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加以合理分组,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同时,要细化合作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相互之间默契配合,才会让学生合作学习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文科.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1(4):102-103.
[2]周沫.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J].魅力中国,2021(8):27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