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郭巧云
[导读] 色彩隶属于艺术领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
       郭巧云
       陕西省延安保小   陕西省延安  717400

       摘要:色彩隶属于艺术领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尤为重要。色彩是艺术张力的鲜明体现,是小学美术教学的灵魂。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对色彩的观察和表达上都有一定的感知。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所掌握的美术和艺术应用于生活,并利用其理解生活,且一些学生处于从幼儿的心理转变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及理解很大部分来源于艺术色彩。

       关键词:色彩意义;?色彩搭配;?审美情趣;?创新美术;

       
       色彩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美术课程所要掌握的艺术色彩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是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龄特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一系列的事物、人物、环境都有了一个概念,他们能够对自然界中的万物和艺术进行基础性的联系,对自然界中的颜色也有了一定的探索产生的欲望。而在基础艺术教育门类的改革中,重点提出教师的义务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和培养。
       一、 美术教学中感受色彩意义
       色彩教学的意义是理论知识,但这种理论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利用时间去探索。色彩教学的意义,需要教师在每一节美术课堂的逐步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逐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精神方面的感知和创造。色彩教学的意义第一在于对学生情感的调整,不同的色彩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使学生心中一些复杂的情感能够具象化。第二在于对学生艺术感知力的培养,小学美术的教学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能培养学生在艺术探究过程中对于理论和实践并重发展。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于色彩的偏好性和倾向性,这种偏好大体会按性别分小方面则会按性格分。因此,色彩教学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的优缺点,充分地发挥学生的长处。
       二、 实践性美术中学会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是帮助小学生逐步建立自身给人的第一印象,色彩的搭配能够带给人极强的吸引力,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是对自身优点的突出和不足之处的修饰。但色彩的搭配对于小学生的教学课堂来说也是具有两面性的。美术教学课堂提倡学生依据天性创造艺术,这种天性并不是压抑,也不是束缚,而色彩的搭配则是含有一定的原则性,成功的色彩搭配要求的是协调中的层次感以及和谐之中的节奏感。要求学生能在色彩的整体搭配中把握色彩的趋势和走向,同时又能注意到各方面的细节,然而这些理论原则的问题,学生很难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接受和掌握,所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色彩搭配则尤为重要。学生在生活其周围视觉和情感的双向接受,让学生看到了多姿多彩的现象,自然中任何色彩之间的牵绊,都能在其协调下和谐、清闲、明亮、干净。因此,帮助学生学习色彩的搭配,可以让丰富的自然环境点缀学生色彩学习的思维空缺。


       三、 美术课堂后总结色彩重点要领
       对低学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对色彩搭配的重要要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创造性的色彩搭配思维固然重要。但自我的色彩搭配应该是给他人的视觉享受,而非视觉冲击,自我的色彩搭配不仅要一定程度上合理,还要考虑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因此,小学生在色彩搭配上应该掌握的首要的一点是主题元素。每一个色彩的搭配都有主题的存在,老师和学生会因某件事或某种思想进行色彩的搭配,而这种思想就是所要搭配色彩的风格。风格即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方向。主要是由搭配者的性情决定,其次是让学生明白色彩搭配的次序和视觉的明晰。色彩搭配有主要搭配和次要搭配之分,如一间屋子,装饰者对屋子中每一件物品的色彩搭配,不应该随心所欲,而应该依附于屋子装饰的主体风格。屋子中的物品的色彩应融合于屋子的色彩,从而保证屋子的色彩呈现在视觉上的整体性和舒适性。最后是帮助学生大体了解一些色彩所对应的性格色彩,色彩不仅会给人带来视觉冲击,也会在人的心态上有调节的功效,色彩分类上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又有同类色和对比色之分。在这些知识上,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定量上的普及,让学生在运用色彩搭配特殊规律时更加灵活。
       四、 日常生活中提高色彩生活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课堂中色彩的搭配学习也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情趣是色彩搭配的事后判断。帮助学生辨别哪些颜色搭配好看,哪些颜色搭配不好看,审美情趣不是后天从学习中一步步建立的,而是每个人先天就会拥有的。这是由个人的心理经历,性格所主导的倾向性审美,来源于人们最艺术对基本的理想,也衡量着一个人的审美标准。因此,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如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色彩搭配的审美情趣,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审美情绪是对色彩搭配的美丑的鉴别标准之一,也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辨别力的综合,它基于学生从小到大的美感经验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思维能力,它的基础则是艺术素养。
       生活即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的奉行,美术教育中色彩的搭配源于生活,也应延至生活。不同的色彩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意义,美术教学中色彩的搭配不要求整齐划一,但要求学生呈现的艺术色彩是合理和富有灵魂的。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对自然之色的眼界开阔,也是让学生在课堂之内,通过色彩搭配对性格及个性的表现。总的来说,小学美术色彩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色彩的实践教学也要注重实践色彩搭配教学中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让学生勇于在生活中认识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有利于色彩搭配的元素,从各方面综合提高学生色彩搭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烨斌.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2020(9):69-70.
       [2]葛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