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表演能力养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贾鋆桔
[导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
       贾鋆桔
       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小学部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出共鸣我们自身就必须对准琴弦。”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在于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培养,相信不断努力探寻教学方式、方法,力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贯彻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加深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养成,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逐渐进发出耀眼的光芒,让音乐教化成为每个人独特的气质。

       关键词:音乐表演能力;一年级;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音乐课堂
       七年的教学时光如白驹过隙,悄然间发现今年的自己重新回到一年级的起点。所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在这七年里,我时刻在感受自己的成长,在反思与总结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教学观念:针对一年级教育教学,我将教学重点从昔日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慢慢转移到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音乐表演是蕴涵了语言、动作、舞蹈、角色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反映在人身上的动态美育。它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听、讲、演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演绎体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内在的音乐潜质。
       根据新建校时对音乐学科的整体规划,我认为,可以通过六年的音乐教学将音乐教化成为学生自内而外的一种气质,并将其作为音乐学科的教学愿景贯彻于日常教学中:多多设计简单且符合音乐作品情绪的律动,为歌曲加入与歌词相符的表演,为学生创设更多音乐表演的舞台。通过律动培养学生对乐感的敏感度,通过表演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背后的灵魂,激发学生感知、学习和表达歌曲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的轻松,听的开心,唱的动听。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音乐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表演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们在教学中可抓住时机,适时采用不同表演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对比以往的教学,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静止的”的形式,不如采用“动起来”的形式,因为它不仅符合音乐教学的自身规律,而且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每个学生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所以,老师引导学生的作用不容小觑。在教学中,为学生选一些有风格特点、节奏鲜明的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做出体态反应;根据音乐演绎不同的音乐形象... ...融入学生,开展师生互动,传统的“教唱式”教学令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和共鸣,这样久而久之就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开,不利于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表演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作为老师应当经常积极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放开身心和学生们一起唱、一起跳,有时是对新学歌曲深情的演唱,有时是根据新学歌曲跳一段舞,有时是对刚欣赏的乐曲来一段精彩的合奏,有时是师生互动的音乐游戏。这样的师生互动能使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更浓。在互动中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浓厚兴趣,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表演能力。?
       良好的表演不仅让学生提高了演唱积极性,更让学生进一步对歌词加以感受记忆,从而更好的演唱和表演歌曲。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歌曲《小雨沙沙》,我设计了与歌词相符的律动表演动作:“小雨小雨 沙沙沙,沙沙沙”:学生蹲在椅子后面,双手高举由上而下表现下落的小雨,“种子种子 在说话,在说话”:把自己想象成一颗小种子,想大声与这个世界对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哟我要发芽”,种子喝饱了水正要破土而出的样子请同学们将双手合拢模仿种子的嫩芽,唱到发芽的乐句让我们的双手“破土而出”;“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唱到前半乐句,双手举过头顶,扭动身体我们起身到达半蹲,后半乐句我们站直双手打开,成长成参天大树。一开始,有个别的男生羞于参与,动作扭捏放不开,歌唱声音也不洪亮,于是我来做示范,表演了一粒强壮有力的小种子,学生们笑的好开心,也就慢慢放松下来,在鼓励中,他们不仅完成的很好,而且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随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从小种子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我们如何用声音表达,即由弱渐强;沙沙的小雨温柔可爱,我们又应该用怎样力度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呢?在学生自我的思考和实践表演中探究体验,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创设了互利共赢的多元化自主学习课堂。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表演和天籁般的歌声中,我幸福无比。
       音乐教学中,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引导学生,做到唱跳结合,亲身示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愉快地学习音乐、尽情的表现音乐,慢慢的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将会在老师们的引领和培养下不断提高。总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逐步提升,循序渐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