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诚 陈松鹏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思源实验学校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教研室 湖北省黄冈市438400
摘要:在初中阶段教学中,体育学科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同时还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故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改变策略,运用兴趣教学法。不但能将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扎实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运用
前言:
在初中体育学科中,兴趣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兴趣安排体育学习内容与活动。使其对体育学习产生极大兴趣,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锻炼身体的同时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故而,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落实兴趣教学法,帮助初中生学好体育,以促进其能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融入体育游戏
在初中阶段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通常是以听讲加教师示范的方式学习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但毫无新意且较为枯燥,初中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长此以往,极易使其学习热情大大削减,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都将止步不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体育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以初中生兴趣为切入点,设计教学内容,可以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中。然而在选择游戏时,要注意确保健身性及趣味性,以便实现寓教于乐及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不但能让初中生放松身心,减轻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压力,还能让初中生以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更好的掌握技能与知识,强健其体魄,将课堂氛围变的更加活跃且富有活力。
例如在《足球》一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初中生的兴趣出发,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中。可以设计趣味性的抢球游戏、传球游戏或单人运球游戏。以单人运球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在指定距离内放置多个矿泉水瓶,以此作为游戏障碍,让两人为一组越过多个障碍,但在过程中不能踢倒矿泉水瓶。教师要先将标准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初中生,使其能正确掌握,再开始游戏环节。而体育教师应在游戏过程中对初中生进行指导,结束游戏后整体对其表现进行总结与评价。而运用游戏不但极为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其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将知识与体育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还能做到灵活应用,且达到锻炼初中生身体的目的,让体育课堂活跃且富有活力,进而大幅度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构建高质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二、创设教学情境
体育是一门包含丰富知识与技能的学科,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然而体育学习本应是带给初中生乐趣及减轻学习压力的,但由于课堂学习模式通常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就会让初中生产生疲劳感,觉得体育学习十分枯燥。对于此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初中生感兴趣的元素,创设新颖丰富的情境。
以此调动初中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热情,推动其自主参与到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与训练。同时能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与思想,进而提高初中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例如在《田径》一课,体育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从初中生的特点与兴趣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情境。而在田径中,短跑是初中生必需掌握的运动项目,教师可以创设比赛情境:以操场一周400米的距离为标准,将初中生四人分为一组,切记分组要科学合理,每100米位置站一名小组成员准备短跑接力比赛。当每个小组准备好后,听从教师口令开始比赛,速度最快的一组即为胜利,教师可以给予一定表扬和奖励。这样趣味性的比赛情境极为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其能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与学习中,不但能将体育知识及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同时起到巩固作用。还能在比赛过程中激发初中生的潜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与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与思想,进而提高初中生体育综合能力与素养,让兴趣教学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构建高质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三、善用信息技术
初中阶段体育学科,不仅有种类繁多的技能,还有更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且仅靠教师的讲解,初中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困难,致使教师无法收获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若想改变这一现状,体育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将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相融合。不但极为符合初中生的爱好与兴趣,促使其对体育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并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更好的理解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动作。还能将复杂的部分进行分解,让初中生能够更直观清晰的了解每个步骤,降低学习难度。从根本上提供高初中生的学习质量,满足其学习需求,同时避免了初中生以单纯听讲的方式学习,让课堂变的更加富有趣味性,进而促进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篮球》一课,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中心,两队攻守对抗,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球类运动项目。在传球与接球、运球与突破、投篮与抢球的过程中都包含诸多知识与技术动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初中生掌握动作要领,故而,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用视频播放篮球运动的相关基本技术与知识。如:移动、持球、行进间运球、换手运球、双手胸前传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等;将难度较大的技能进行拆分,如:滑步、侧身跑、变向跑等,通过观看视频能让初中生更直观清晰的了解每个动作与步骤,更好的理解掌握篮球知识与技术动作。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精彩的比赛播放给初中生,不但符合其兴趣爱好,还能对学习体育有极大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让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总结:
在初中阶段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授课模式,根据学生的爱好与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融入体育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同时善用信息技术,促使初中生能够对学习体育充满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与学习中。锻炼身体的同时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与知识,进而促进初中生体育综合能力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木拉提·勿汉.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神州,2020(10):131.
[2]姚志远.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数码设计(上),2021,10(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