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燕
宁夏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 邮编750000
摘要:
尽管新课改的开展以来我国初中英语阅读已经逐渐体现出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的英语教学仍然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阅读内容浅显、综合性差,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升速度低,教学工作开展进度缓慢。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教育反馈是教学工作十分重要的三个要素。因此,对初中阅读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实践是必须尽快进行的改革行动。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训练;结构化;教学实践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对提高国民英语水平越来越重视,初中开展英语教学的规模也愈加盛大。然而,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速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此问题,《新课标》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当做教学重心,适度降低对学生语法和词汇的关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将英语与汉语一样当成交流工具,让英语课堂变成学生提升自我的地点。
一、语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习任何学科都要具备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更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教材是制定教学大纲的基础工具,所有的教学计划都以教材当做支撑,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其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范围,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之后,才能带领学生逐步提高英语水平。其中,语篇是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包含了本章节要学习的所有单词和语法,学生通过学习语篇,理解和研究不同语篇,掌握教材中所有的英语知识点,培养语感,提升语言能力,语篇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发展英语学科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语篇信息结构化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的推行让很多英语教师意识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改善了教学方法,不再将自己当做教学工作的主导,会迁就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这些活动更多的是照搬语篇中的活动设计,基本上都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并未按结构分析语篇,也没有为语篇建造一个文章结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记忆,却并未提起学生对语篇的探究兴趣。教会学生为语篇构建一个文章结构,通过研读文章,分析语篇的用词、语法和书写顺序,深刻探究文章的内涵和传递的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夸奖和指正,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探究积极性。学生经过以上的分析语篇过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在语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创造。极大地改善了对语篇理解浅显、结构梳理能力弱的缺点。因此,英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摆脱固有教学思想带来的枷锁,多方面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探究,为整个语篇建立文章结构,透彻理解语篇的写作方法和意义。
三、语篇信息结构化的教学实践
1.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第一单元的语篇“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讲述的是一个名叫Aron Ralston的人,喜欢冒险但是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自己的胳膊,在没有等到救援的境地,自救成功并且写下自传,而后继续参加登山运动的故事。这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者重点讲解了Aron的勇敢和毅力,使用的多是记叙性的语句。按照文章的结构梳理,可以分为四个自然段,前三段对Aron的遭遇进行描写,最后一段发出询问,“是否我们也具有那种为了求生而切掉胳膊的勇气?”从语言特点对文章进行分析,全文多用过去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能力,以及一些单词的变形和使用。
2.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初中学生的英语素养一般不高,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情况后,确定对文章的讲解深度。以上文中提到的“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为例,教师先试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登山者登山的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即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登山者都使用强壮的双臂进行攀登,那么同学们见过没有胳膊的登山者吗?”学生经过预习对语篇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说出Aron的名字之后,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章,总结语篇的主旨大意,再找出每一段落的中心句,随后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到一些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最后让学生根据以上三步阅读任务为语篇建立一个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内容,再根据建立的文章结构尽力的复述原文,回答教材中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透彻分析文本,理解语篇的内容,强化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增强学生为文章建立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平台。
3.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针对一篇既定的文章为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内容。选择教材中的一个语篇,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一,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为每个段落找出一个中心句,培养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控力;第二,辅助学生建立一个文章的内容框架,找寻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三,根据教师给的朗读材料,流畅、标准的阅读语篇,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优化朗诵节奏;第四,学生通过之前对文章构建的结构最大限度的使用英语复述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英语记忆;第五,用英语表达学生个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开展的一系列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导学生结构化分析语篇,首先要将语篇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再与学生通读文本、分析语句、构建结构,将碎片的知识再整体地记录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语篇时,允许学生对语篇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动态地分析语篇,切忌死板、模式化的教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为之后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3):50-51.
[2]陈静.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的强化训练之我见[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