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英语读写课的“632”导学表达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潘勇军 徐芳芳
[导读] 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基于英语读写“632”导
       潘勇军 徐芳芳
       浙江省开化中学(浙江 衢州324300)
       摘要: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基于英语读写“632”导学课例研究,对常态英语读写课堂进行了实践、反思、诊断、观察和再实践。对英语读写教学形成以“以读促写、以导促学、读写循环、测评转换”四个维度的导学表达,假以论文,以飨读者,抛砖引玉。
       关键词:导学 行动 反思 观察 表达 教育科研
       引言
       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在浙江省新课程和新高考的综合改革背景下,成为当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工作。而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偏少偏低、以及语言交际不充分的一些校园交际环境下,如何让学生学用英语,培养和提高英语核心素养,课题组经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课例实践,进行充分论证后认为:要加大语言复现率,增强认知敏感度,提高习得自信力,成就学习获得感,从语言读写复现的量和质上取道:一是找到问题生成的关键点:读写交际的“学”;二是聚焦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读写互动的“导”。
       今天呈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享“632循环式导学表达”的过程性研究和思考。
一、以读促写,加大语言复现率
一)大声朗读,自评促写
       通过早晚课间的任务型朗读,加大语言复现频率。推进音量、姿势、内容和检测四个维度的大声朗读,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学习小组和学生个体的联动作用,开展20-30分钟的管理督促,进行读后自评检查、自评促写。一方面坚持从朗读上去以点带面、壮优扩尖,另一方面搭建和推动读写时效性和长效性机制,让英语读写从打开嘴巴开始,大声朗读,自评促写。
二)限时阅读,互评练写
       通过限时阅读,引导学生对读写导学进行互评、交流、反思、悟辨和理解,营造交际氛围和读写气场。课题组坚持读写导学的选材来自于教材《必修一》~《选修七》、作业本或高考真题,在读写常态课下,引导学生,互相看评,自主比对导学单,同伴比较导学单。限时性读写和比较性学习不仅消化知识,而且翻新知识,加大语言复现率,增加语言习得律。
三)反向导读,师评范写
       导读活动充分引导,开展有效的师评范写。例如:在The Band That Wasn’t的导学案设计中,解析阅读文章的整体架构时,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对导读文本中的经典重点句型进行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完全理解并熟练掌握,培养学生反向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写作是知识输出表达的重要形式,课题组的做法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假以师评范写,进行适时大容量的指向性输入,输入什么,输出什么,得到什么。反向导读建立读写支架,减去读写消耗,优化读写规划,促进学习保鲜和学有所成。
二、以导促学,增强认知敏感度
四)二次导读,反思改写
       导学方案以人为本,导学单在分析学生预读和作业完成的基础上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的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632循环式二次导读活动中,课题组认为,通过情景式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互动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读写反思问题的能力。以此实现由读到写的创作过程,允许学生写错犯错,积累对错对比素材,为二次作业提供丰富的导学素材。开展反思改写,要注意保护好语言学习和读写导学的积极性。
五)分层导练, 练思真写
       课题组调查和实践发现,一些学生词句积累贫乏、读写能力不强、沟通表达不得体等问题。所以,在导学活动中,不仅重视培养语感,而且设计消化所学词句、语法、知识点,以完成语言学习的整体把握。笔者认为,这样设计和开展读写活动,一能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语料;二能通过语言学习而获取语言灵感和跨学科知识。因此,导学单设计,既契合语篇语言风貌,也尊重学生差异,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训练英语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正确地道的英语习作。
六)以导促写,增强认知
课题组典型课例表达认为:以导促写,教师给标准,学生做比学,对评之后的对话、笑声和认同,潜移默化,作品的交互是思想的交换。师导生学,让读写碰撞、导学启思、生成创意、发生故事。
       在导学活动中融入写作训练,适时地回顾、复现、即评,将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导以读写,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入脑入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导读语篇中的时态变化,学生可以领悟如何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时态;学生在读写中遇到熟悉的题材,就会联想到自己阅读过的教材语篇是如何表达的,从而模仿其中的写法进行表达,这种语言导学模仿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认知,促进认知敏感,触发脱口而出,提高表达信心。
三、读写循环,提高习得自信力
七)六日一期,三写滚动
“632”循环式导学,是指六日一期、三写滚动,以1+1=2导学单的形式训练两次。导学活动让英语学习和语言应用回到正常频度,激发和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正向匹配,在做中学,日日表达和模拟情境说话,以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指导考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读写管理,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
八)读中攻写,读写循环
       在导读环节,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主观能动性,在读前引导学生看题猜意,补充读后的内容,并以此驱动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主动在阅读中发现、筛选和整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读中攻写。在导学中,读写理解环节按照读前、读中和读后设置不同的导读任务,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提取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借助思维导图,简洁明了地呈现语篇框架结构,驱动读为写出的读写意识和习惯。另外,引导语言输入和输出由“单向”向“双向”转变,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读写循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写循环,学而会之。
九)二次作业,固本强基
       高中英语教材中入选的阅读和写作性篇目,语言和内容两方面都是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不知如何体会语篇中的情感,在写作时也经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和基础性问题。因此,课题组认为:要用教材教,编好课单,一次作业要二次开发。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课例指向运用经典语篇来创作读写语料,并开发1+1二次作业导学单实现语言复现循环,积极引导学生把书看懂,写得出来,将读与写融为一体,促进能力提升,实现固本强基。
四、测评转换,成就学习获得感
十)情境导设,练一练
       课题组诊断,高三英语复习写作课的测评表达:先读后写,读写合一,教学目标达成的原动力在导学活动的开展,导学活动开展做好“练、测、谈、评”四字文章,走生成、展现、共学、互评路线。“练一练”导学活动例如:
       1. 导一导:讨论确认应景学习的五个词组dream of, do harm to, dive into, call up, ring off的意义及用法。


       2. 练一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写作活动,巩固dream of, do harm to, dive into, call up, ring off五词理解,串词成段,成文自评,然后互评。
       3.写一写:Xiao Ming always dreams of inventing a new mobile phone that doesn’t do harm to people’s eyes. He dives into his dreaming inventions after school every day. Now and then he calls up his science teacher to consult some questions. His teacher rings off until Xiao Ming gets a satisfying answer.
十一)限时读写,测一测
       课题组做过:让学生去读一篇350的原文:双语报第19期A3版概要写作题,内容讲的是rote learning(记忆式学习),学生独立提炼主题句 topic sentences,之后进行分组讨论,练写测评。
       通过希沃同屏,展示应景作品,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测试和学习状态。限时读写,让学生去读、去看、去想,生成各不相同又有所共性的作品,原创作品测比观点、生发创见、呈现智慧、修正思维,表现在学生作品中的语言水平和例证能力,要练的就是语用真本领、读写学习力。
       十二)互动提升,谈一谈
       写过之后,一定有话要说。同学纷纷发言,概要写作要归纳,是提炼,要筛选,是合并,要衔接,是替换。这些是概要写作的基本动作,学生真实练过,引向深刻体会。
       课题组徐芳芳老师导学课例分享“同义替换”cases一二:导学原句: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celebrity spokespeople could promote the sale of a product. 导学变式:Undoubtedly, the celebrity spokespeople could boost the sale of a product. 用boost替换promote,使句子更加地道,也更突出了“促进”这一意思。用Undoubtedly替换There is no doubt that, 更简洁。
       高考概写作文评分最高档次(第五档)中的第四条,要考生完全使用自己的语言。不抄原句,学用要转换表述,学生要转换身份,化身老师。转换语言,是要追求语用的游刃有余、妙趣横生。
       十三)Student teacher,评一评
       课题组徐芳芳、程红燕、邹新富和余艳老师以及英语学科组老师的常态读写课堂中,开发和设计导学案,在课题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推进了632循环式导学课例研究内容的落地和提炼,积累、观察、分析、诊断、实践,不断研磨和充分研判,收集了作品,产出了课例,展示了成果。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原作品和评价转换。
       1. 同学作品一


学生经过互评活动,认为该作品要点基本齐全,尝试key points的发现和替换在重复中进行选择。但,主题句的意义转换、词句的正确表达,比如:mixing应当是mixed,最后一句中的is hurried表达不正确。当然,语篇设计美誉度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 同学作品二


这篇习作的作者驾驭语言能力较强,要点搜找准确,能够对相关要点句进行较好的意义转换。可贵的是,表达具有思辨性。不足之处是:文中碎句占有一定的篇幅。比如,Most authorities agree on its value, Here is its most shortcoming等,影响了语言统整能力上的档次评定,但语言认知基础还在。
       
       3. 同学作品三


该作品的美好支架:在于字里行间的平实、守正和贴切。语篇踩点精准,且文句表达展示了作者较好的语言面貌和功底,语句基本实现意义转换,且前后连贯,衔接自然。习作实现读者对作者在原文中有关rote learning主题的理解和交际。一篇尚好且借鉴性较好的习作,成就的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获得感。

课题组认为:当掌握大量的替换词,概写中能运用自如,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表达变成“摘抄原文”。囿于“书到用时方恨少”,不仅替换不成,综合概括就更做不到。当然,替换词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也有细微的差别,要根据语境选择使用。要做人与自然统一的文章,转换的有语言,根本是改变人本身。
五、结语和反思
总之,先做足导读和阅读,再做导写和表达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根据阅读的语篇来实践文本创作,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教师通过632导学课例采集学生习作文本进行批改,从而获得学生是否能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完成思维迁移,达成转换为自己的语言的信息呈现,为读写教学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以导学活动为阵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取语篇中的读写素材和养料,以导学案为读写导学活动为载体,引领读写循环,指向语言学习的学-思-悟-用,引导语言学习学而有趣,学有所成。“632”循环式导学课堂,紧扣课程标准,研究了学生,开发了课例,诊断了问题,践行了课标,解决了困惑,还需要持续关注教与学的结合点、研究读与写的交互性,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样表达,想通过一种模式转换,让师生共同循进语言和她的魅力。

(感谢课题组徐芳芳 程红燕 邹新富 余艳老师的倾力实践和共同研究,提供了优秀的课例)
六、参考文献
[1]Stotsky, S.“Research on reading/writing relationships:A synthesis and suggested directions.” Language Arts 60: 627-642.
[2]Shanahan, T.and Lomax, R.G..“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models of the reading-writing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116-123.
[3] 2018.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4] 2015.8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实用)第一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5] 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5):2-7
[6] 李召存.2007.《回歸真实的语言教学:全语言教学》[J].《石家庄学院学报》,(1):110-114
[7]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