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李春美
[导读]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纷繁复杂,而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列的形式将本
       李春美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小学     525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纷繁复杂,而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列的形式将本章节、本堂课所学内容简明扼要的罗列出来,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以点概面,图文并茂,建立联系,形成英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应用
前言:
       思维导图的制作也是十分便捷的,能够将各类知识点通过图片、颜色进行区别和联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和喜好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体现给个性化发展。思维导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具,也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用具,英语知识有一个体系核心,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形成英语体系。
       一、利用思维导图读懂英语教材
       小学阶段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高,学生拿到教材时会先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预习,把握教材整体内容。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倘若教师在讲授整本教材大纲时仅仅采用简单的文字说明会让学生进入一个比较迷茫的境地,不能够在教材和所学内容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框架,因此思维导图的形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可以加入多媒体的手段,排版简洁,色彩鲜艳、明晰,给学生从视觉上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感,学生也在能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迁移,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例如:以学习《Birthday》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听懂和使用一些关于生日描述的日常用语;学生能够自己创设相应的情景进行对话练习,了解英语日常用语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的环境;学生能够自己去说英语,从而去感受别的同学表达的英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这次课的内容做一个仔细的分析,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英语的设计,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接下来就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制作学习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技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二、利用思维导图深入理解英语阅读
       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都是有一定的探究性的,很多英语阅读的内容会涉及到陌生单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入体会英语阅读中的情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对阅读会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认识,确保阅读效果;此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比较形象的感受,使阅读内容节节深入,任务明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阅读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例如:以学习《 Sports》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中各种类型的运用的词语和短语;学生能在实际的运动场景中听懂不同种类运动相关表述的句子。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感受整篇课文的结构和所要表达的内容,小学的英语学习的内容都比较通俗易懂,也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还带领班级内的学生开展思维导图制作大赛,每个星期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们进行英语阅读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制作,内容要以有趣、生动为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英语写作规律
       英语写作学习是小学英语的一项内容,并且英语学习中各类知识点较多,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英语素材和英语句子之间建立系统的联系,优化整合,将复杂、无序的句子以条理、有序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形成具体、形象的写作框架,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活起来”,丰富英语知识。
       例如:以学习《Feelings》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听、理解和情绪感受相关的词语;学生能够跟读相关单词,在跟随教师读单词的过程中感受单词发音,学习一些关于音调的知识。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个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的身心都有一个充分的感受,接下来就直接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尽情感受每一个句子的表达,体会课文中作者传达出来的感情。长此以往,在今后的写作学习中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英语思维
       英语的学习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之后还要学会应用,很多学生会被新问题难住,而且不是每一个问题教师都会讲到的,所以培养英语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做题的时间很多,但教师讲解习题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建立一个解题思路,在一个框架体系来思考问题,触类旁通,遇到同类问题久能迎刃而解。
       例如:以学习《Colors!》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听、理解和颜色相关的词语:blue、green、red、yellow等;学生能够跟读相关单词,在跟随教师读单词的过程中感受单词发音,学习一些关于音调的知识。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单个单词的理解是相对容易的,但在生活中见到相应颜色时不能立即和所学单词一一对应,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强化训练,利用彩虹等相关物品引导学生进行一一对应的训练,之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设计相应的对话情景,再次强化。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单词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之后深入学习时也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在遇到新的英语相关问题时也能够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导图看似简单,其中的奥妙也只值得不断探究的,只要学生对于整体的英语阅读思想及其相关原理有一个大体的掌握后,英语思维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芳.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21(2):149-150.
[2]赖红梅.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卷宗,2021,11(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