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胡成龙
[导读] 基于教育的改革,高中生物教学走入创新
       胡成龙   
       湖北省南漳县第一中学   441500
       摘要:基于教育的改革,高中生物教学走入创新的阶段,教育部门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微课是一种全新而又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产生的,极具新颖性与灵活性。微课与日常的高中生物教学的巧妙结合,将打破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使之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各类课堂活动,从而将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做到极大程度的锻炼。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有效调动,让生物课堂焕发生命之光。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极具综合性与抽象性,通过教师的多元引导可以让学生看到生命在各阶段的进化情况,从而珍爱生命并形成正确的观念,做到健康成长,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门学科。在信息时代下,教师凭借前瞻性思维将微课教学引入课堂,结合高中生在课堂中凸显的个性差异,通过视频的制作,依托网络优势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之能够带着热情去观看视频,选择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相应程度上将其知识面做到切实有效的拓展,同时也将自主的学习能力做到不断提升。可见,对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也能将课堂进行延伸,同时将整体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做到极大程度的提高,构建出新时期下的高效课堂。
       一、巧用微课,让知识导入更新颖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若想吸引学生并激发其探究热情,教师需要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创新,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最好的状态参与互动和学习,这将为授课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那么,微课与日常教学的结合可以出色的完成不同课程的导入,同时也能让每一次的导入极具新颖性,学生在每一堂课堂中将会获得不同的收获,从而产生探究热情,将知识做到快速吃透并加以利用。例如,在解读《细胞的生命历程》时,教师为了将微课与课堂导入进行完善结合,首先对自身的思考能力与引导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将其与微课教学结合,融入生活和趣味元素,吸引高中生并走入深入学习。其次,教师运用自身的能力制作出与细胞生长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动态的方式下看到细胞是如何分化和调亡的,在听视觉的刺激下,学生感受到细胞与生命之间的联系,对人的一生有所感慨,也意识到自身具有个人价值,若想将该价值充分展现,必须努力学习,从而产生动力更好更认真的参与课堂活动。最后,在微课中,学生接触到细胞生命历程当中的知识,带着热情探究,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与细胞的全能性,同时也产生疑问“染色体是怎么变化的?”。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详细解答,而是在课下时间录制了微课视频,由学生进行选择性的观看,满足其求知欲望,也节约了课堂时间,让授课重难点在课堂中得到突破。
       二、夯实基础,将知识网络系统化
       高中生物所具有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一些概念存在相似性,原理也较为冗杂,在记忆时极易被混淆,不利于学生在实际中的应用,更没有使之建立起宏观系统的概念。

在新时期下,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基于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和真实喜好等,运用微课的方式来帮助高中生夯实基础,在多元的指导下将学生脑中的知识进行科学重构,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使之可以从多角度看待与生物相关的内容,将新旧知识结合来解释生活中所遇的生物现象,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解读《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时,教师站在高中生的角度考虑,意识到生物组织当中脂质、糖类等细分时较难记忆,特别是核糖、蔗糖、果糖和麦芽糖等较易混淆。为此,教师通过微课的方式将糖类进行细分,在思维导图的方式下让学生看到不同的糖,也能够形成正确的记忆。但是教师在互动中发现学生在接触新的内容后容易将之前的知识遗忘或混淆,所以,借助微课将章节中的知识点进行提取,在多个小视频中让学生看到已理清的脉络,使之将脑中的知识结构做到科学重构并形成系统化,一方面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对其记忆与理解能力的强化有一定的促进。教师在课下时间在小视频中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单独讲解并阐述各知识点的联系,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来完成观看,不仅可以满足其个性化的求知欲望,也在相应程度上对其能力的不足做到针对性的弥补,从而实现成绩与能力的双提升。
       三、借助微课,弥补课上实验空缺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也是向学生展现生物原理的真观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并使之参与其中进行创新,也验证学生的想法,极具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准备不充分或实验过于复杂,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又或者实验具有危险性而无法让学生参与,导致实验教学的应有效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逐渐消散。此时,教师巧用微课来弥补课上实验中的空缺和不足,让学生在动态化的视频中看到实验的全过程,也可以在快进、慢放和暂停中进行细节的观看与讨论,学生将对实验过程与变化有所掌握,完成对流程的记忆。例如,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提取与分离的方法是重点,教师通过微课方式,让学生在动态视频中清楚地看到实验的流程与所使用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教师演示的时间,也能将细节部分放大,帮助学生观察。教师考虑到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所以在微课中分别展现常见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学生不仅对知识做到吃透,也强化其实验能力,使之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来解释一些现象。教师还在《遗传与进化》中通过微课展示了杂交育种、单位育种等多种方式,将书本内容转换为立体的方式,这正是微课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创新。
       结束语:
       在微时代下,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已开始广泛应用,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将会在不断的应用中愈发成熟,让教学走入优质化和高效化,为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带来动力并提供了巨大能量,更是为教学开辟出全新的实践平台。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带着长远的眼光对授课方案进行优化,结合高中生的真实需求与心理变化来运用微课教学,将资源使用率不断提高,学生也在微课中形成问题意识,为深度学习带来推动,将学习效率有效提升,让生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王桂英.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9):129-130.
       [2]刘富鹏.论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智慧,2021(09):17-18.
       [3]葛斌.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