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四年级课后习题教学实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李瑶琴
[导读] 学校所使用的每一本教材都是具有一定的依据的,而且这些教材都是由专家进行
         李瑶琴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学校所使用的每一本教材都是具有一定的依据的,而且这些教材都是由专家进行编制的,教材内容的排版选择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也是专家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知识所制定的,学生在做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可以对基础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课后习题的作用,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课后习题,将课后习题纳入教学的计划中,切实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时效性。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后习题;实效性
前言:
         课后习题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可以使用到的教学资源。但是从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课后习题,对于隐藏在课后习题中的教学价值没有深入的了解,反而大量的寻找外部的练习去拓展学生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更加有效地开发课后习题,通过深入的研究去发现课后习题背后所存在意义,以求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课后习题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供课堂教学依据
         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结尾。所以,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这是一定要重视备课,在备课中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备课是一节课堂的起点,也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能力水平的主要展现,具有指导性、统筹性的特点。前面有说到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课后习题与教材的主体内容是相互成就的,而且,课后习题是编制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思考后产生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发现课后习题的意义,并且借助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去梳理课程的主要脉络,让学生可以认清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有效果。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从教材中,知道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有: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一幅画,试着给每一幅画都取一个名字;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动形象的句子,并摘抄下来;还有一题选做题: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针对以上这几题课后习题,教师可以把教学的目标设为:1、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力勾勒乡村景致的画面;2、熟读文中的优美句子,并摘抄下来加以记忆;3、你自己所认为的乡村景致为基础,写一篇小作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课后习题与教学的目标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堂辅导教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后习题都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的目标所设计的,这样的课后习题既可以反映教材中的难点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课后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对知识的转化,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把课后习题也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后习题去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课后习题的第一题就是: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那么,教师在真实的课程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这种疑问去阅读课文,边默读边去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在完成整体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以第三部分的课后习题为主,向学生去提问,让学生利用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去回答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完成所有的课程教学之后也应该给到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得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充分的感受到天窗的意义,实现更具实效性的教学。
          三、课后拓展开发,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能够被选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去引导学生从文章学习中感受其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同时,也要向学生展示文章中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够得到提升。而且在课后习题中,也有很多与小作文有关的课后练习题,这些课后习题就为学生练习写作提供的材料和契机。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从课后习题第二的内容来看,它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一篇小作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面文章中的形容来描述一下,同时,学生也应该充分的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去对描述进行润色,使得语言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又或者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第二题课后习题的题目是: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这个题目就要求学生去做解说,但是解说需要有解说稿,从侧面上去了解也可以理解成要求学生与课文的内容为基础写一篇记叙文。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就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实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总结:
         总的来说,课后习题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加以重视,并且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之间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帮助学生及时地复习所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只认为课后习题只是单纯的书面作业的这种观念,并且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手段,去开发课后习题这个宝贵的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展现它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杠云.借助课后习题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3):22-23.
[2]金安娜.小学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潜在价值及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3):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