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吕永勤
[导读] 生物学知识常常会让人有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
       吕永勤
       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云山中学,山东省平度市,266745
       摘要:生物学知识常常会让人有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有些初中生尚且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初中教育工作者们在实际的生物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生活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初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很好的推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生物学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探索并使用生物知识,促进初中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
       引言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掌握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练习来完成,这样不但为同学们造成了更大的学习压力,还导致学生逐渐对生物课程失去学习兴趣,进而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为初中生物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阻力。因此,如何让初中生爱上生物以有效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
       (一)授课老师观念陈旧,缺乏创新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生物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过于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忽视了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另外,有的初中生物老师缺乏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的教学水平,导致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也非常有限。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分单一
       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初中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初中生物老师一心只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注重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中,老师只会照本宣科的向同学们“灌输”课本教材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机械式”的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另外,对于需要借助相应的生物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知识内容,由于学校生物实验设施尚未得到完善而无法展开。
       (三)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依然存在
       尽管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并普及应用了新素质教育理念,也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但是,初中教育时期的同学们仍然面临着中考的现实压力。

另外,由于老师的授课时间较为有限,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之下,初中教育工作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设计教学方案,执行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许多老师无法及时完成教学设计,往往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匆开始教学授课,这样一来更加降低了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措施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生物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科普性和逻辑性,同学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初中物理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课堂上通过问题预设,让同学们在问题的驱使下学习生物知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同学们划分成人数均等的多个学习小组,开展讨论学习,并重视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现象带到教学课堂中,让生物课的教学更加丰富生动,这些方法的应用对提高初中生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老师首先要向同学们阐述环境为什么遭到破坏以及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同学们展示被广大媒体所报道的“泔水油文问题”,通过观看相关新闻报道,加深初中生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而后,生物老师再向同学们展示后续的跟踪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有效的处理办法,可以从泔水中提炼生物柴油。通过这则来自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好奇心,还把同学们跟随报道中的内容逐渐投入到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初中生物课堂焕发生机活力。[1]
       (二)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后作业
       要实现生活化的生物课程教学,还需注重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大多围绕教材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即缺乏创新,还实现不了有效的巩固练习。所以,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要设计一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课后作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老师要以生物课程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努力将抽象的生物学内容转变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事例,进而提高初中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初中生物老师要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巧妙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替代课本教材中沉闷呆板的理论知识,实现抽象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深入融合,加深学生对生物课程的体验,促进其更加便捷有效的理解初中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何贵莲.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