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罗忠芬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
        罗忠芬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第二完小65740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就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难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优化阅读教学的模式,采取恰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见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1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学习的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学习语文丧失了兴趣,那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再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语文时就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喜欢阅读、更好地进行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读物,让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这样不仅能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小学生语言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没有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只是让小学生机械地对好词好句进行抄写,要求小学生对优秀的范文进行背诵,其实这样不利于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禁锢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不应再进行机械的抄写、背诵,应培养小学生能自主地把一篇文章的亮点找出来,主动对作者的写作情感进行感悟,更好地对语文思维进行发散,促进自身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2增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小学生能从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魅力,引导小学生自主进行语文阅读,从而达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以及阅读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提升的目的。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情境教学法融入阅读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的合理、有效应用能够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能更好地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进行有效激发,能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的魅力。
        2.2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对良好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小学生对阅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进行有效的改善。可以引导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对文章中的词句和内涵进行细致品味和揣摩,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入的体会和感悟。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主地对阅读经验和方法进行有效积累和总结。要引导小学生根据不同文本选择诵读、默读、泛读和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还要进一步对小学生的分析、欣赏、感悟等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引导小学生自主做好阅读笔记,把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表达出来,为小学生推荐适合的优秀的经典阅读材料,把好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小学生。
        2.3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分析和理解文章,没有体现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改善和创新。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合作学习方式引入阅读教学,引导小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一起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合作阅读,不仅能提升阅读效果,还能提升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同时还能改善阅读氛围,帮助小学生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来进行阅读教学,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朗诵比赛、经典作品阅读大赛等实践活动,突破课本和课堂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限制,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之中循序渐进。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材内容的课内阅读,积极拓展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改革的引导下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的阅读体验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见识,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对于学生其他日后语文和其他科目更深层次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柳文霞.插上阅读的翅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17-18.
[2]班杰.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6):162.
[3]滕春友,余琴.从赛课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3):4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