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 刘振敏
[导读] 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的文言文承载着博大精深、源远流
        刘振敏
        岑溪市安平中学
        摘要: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的文言文承载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因此,在初中阶段,做好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文言文来认识了解中华文明,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然而,当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现象,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由此来促进当前文言文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便更好的掌握文言文,并提升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文字和语言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不同时期的语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作为记述中华文明的文字和语言,自然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言文是一把可以打开古老的中华文明之锁的钥匙。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初中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然而,毕竟有时代的鸿沟,又有应试教育产生的一些问题,当前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加以改善。
1、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的弊端
        概括来讲,主要有三点。第一,疲于应试,只是给学生划重点,而没有详尽的解答。这严重违反了教育的初衷,也严重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第二,趣味性教学方法单调,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文言文往往生涩难懂。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使文言文褪去生涩,所以导致了学习方面的困难。第三,教学内容较局限,背景拓展、发散性思维不够,不能够使学生产生整体的认识。
2、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2.1、正确释义
        在翻译中讲究信、达、雅。我们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的文字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信”,即要正确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思,深入体会原文的情感,在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怀情操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学生将理解不到文章的精髓,因此也不会掌握文章的精义。
        例如:在《桃花源记》里面,作者着重强调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而不是要追求一种厌世和封闭的生活;如果这一基要精义理解不对,就无法正确的认识本文。
2.2从兴趣出发
        不论学习什么。兴趣都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习惯爱好, 激发、引导学生们, 才能激起他们对于文言文的兴趣。特别是刚升初中的学生, 文言文的难度甚至超过了英语。 “之乎者也”会让初学的他们无从下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比如讲故事、设置悬念、播放相关歌曲、插图等方式吸引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多利用多媒体、手机、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利用相关的趣事勾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迷茫、厌学到愿学、爱学。只要教师用心设计好合适的课堂内容,一定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下开展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3充分的背景介绍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同样的一句话,即使在不同的语境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完全的、准确的还原文言文中作者的中心思想,向学生介绍当时基本的政治文化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已经其他的与作者或此作品相关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在搜集这些材料时,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搜集,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清楚了,才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例如:我们当代并不实行挨家挨户都要服兵役的制度,但是在北魏的《木兰辞》的写作时代,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军事需要,就需要每户人家都要有人去当兵,所以有了木兰男扮女装去当兵的故事。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很难接受木兰的行为。
2.4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增强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不同文言文章节的实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课堂体验,形成学习“志趣”。
        第一,诵读。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语感”,其实语感在文言文中同样存在。文言文在句子结构、行文用调上有一定的规律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悦耳。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几遍,待讲解清楚后,应当鼓励学生多多诵读,甚至辅以“摇头晃脑”的诵读姿势,一方面增加趣味性,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第二,泛读。鼓励学生向外拓展,丰富学习内容,进行延伸式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也满足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前赤壁赋》的同时,可以相应的介绍《后赤壁赋》。两篇文章可以相对应做比较,从而加深认识。
        第三,讲故事。在讲解原文后,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文言文复述一遍,以此来加深对原文的认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5将课堂拓展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该完全停留在书本内容上,更应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契合新课标的要求,完成高质量教学,老师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机会给学生们生动地拓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文言文。
        不论文言文还是其他科目的学习都应结合课上和课外, 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活经验,不光是解惑课本知识,更应该教授延伸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准则,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世故人情、处事方法以及主张意见, 为他们未来的生活予以启示, 引领他们从书本到生活,活泛思维,要做到不光会学习,也要会做人。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做人做事的准则,反向延伸到所学的文章中,把文言文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
        拓展课堂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和思维, 也能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也可以为课堂提供良好的氛围,甚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根据实际出发,科学的系统的设计课程内容,利用好现代设备,也能帮助教师完成授课任务。

结束语:
        文言文作为初中阶段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虽然因为时代的鸿沟,文言文带有时代的烙印,使得当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以端正的教育和学习态度,正确的对待文言文的教学。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诵读、泛读等方式和技巧,全面的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向古人学习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唐功谦. 学法教法指导与心理资源开发[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马云娟. 初中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