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古文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刘平
[导读] 古文在我国是珍贵的特殊语言文化,通过精炼的语
         刘平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四小学,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古文在我国是珍贵的特殊语言文化,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其中的许多道理,意义广博。小古文的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却能够精准的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小古文为学生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古文是能够让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阅读、学习古文的兴趣,带领学生通过精简的文字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学习到古文中的中华文化,最终实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小古文,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古文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在各阶段教材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学生在不断接触与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会更清晰。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古文虽然篇幅都比较短小,但是其中很多词语的意思表达和我们现在有着天壤之别,包括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也和我们现在很不一样,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多,对于其中的内容和写法难免会产生难以理解的想法,这就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古文的学习一直不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在初始接触小古文时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孩子产生兴趣,就要找寻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积极的学习小古文,让学生充分的吸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学生产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于小古文的教学方法有所关注,有所积累,也会有所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通过故事情节帮助理解
         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会有很深的代入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让课堂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进行,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加课堂的效率。小古文篇幅虽短,但由于古今语言习惯等的不同,里面有许多的生僻字是学生不熟悉的,在理解其中的意思时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所以在小古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的特点用相关联的故事将文章内容有一个串联,就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理解文中的内容也会更加容易,为学习小古文增添了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的时候,我就会通过故事来把这首词讲个学生听,词人在江西上饶闲居期间,有一天经过一户农家门前,看到了乡村人家生活悠闲有趣的一幕,于是诗人来了兴致……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于这篇古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接着我会让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讨论,和同学一起来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由于学生刚刚都听过了故事,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很快的把这首词的意思大致翻译出来,有效的帮助小学生理解文本。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拉近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觉得学习古诗文并不难,并且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获得学习古诗文的快乐,对语文的学习自然也会产生兴趣。


          二、积累学法,强化能力
         小古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小古文的距离拉近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更好的学习古文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文的学法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会通过预习、学习、内化知识、应用知识和复习这基础的五个阶段,配合“读文——理解——感悟——背诵”的步骤,来帮助学生学习小古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更加轻松的学习小古文。
         复述对于古文学习来说也很有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不能够依靠一个字一个字的对古文进行翻译,可是又必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这时我就会运用复述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到小古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时候,了解到学生对两则故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读过现代文的版本,我就会让学生结合自身阅读进行复述,既调动了孩子的生活积累,又为理解小古文开辟了捷径。其实,复述和朗读有很大的区别,朗读需要学生带有感情对文字进行朗读,而复述是需要学生在知道了小古文所表达的意思,对古文有了一定感知和理解后,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古文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理解,并且能够更好的记忆,与此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把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以后学生在遇到小古文的学习时也会自己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理解,有效的让学生积累了学法。
          三、熟读成诵,养成写注释的习惯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反复多次阅读的方法对于小古文的学习同样适用。小古文中有很多好词佳句,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把小古文背诵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情感,背诵的古诗文多了,学生也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古文语言,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古文篇幅较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想要把短小的句子清楚的翻译出完整的一段话是比较困难的,许多文中的字跟现在的含义都不一样,对于理解文章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借助注释来理解古诗文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在老师讲的时候把文字的注释标在文字旁边,等到再遇到别的文章有同样的词语时就可以进行翻看,这种写注释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最大可能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懂新的小古文,增强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完整篇古文,了解到其中的意思之后,就会发现古文的学习并不是很难,在不断积累、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小古文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古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书与自己的小古文,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魅力,感受到学习小古文的有趣之处。
         综上所述,小古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一件简单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能够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古文进行学习与理解,保证自身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的改变优化,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中喜欢学习小古文,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笋.玩转小古文——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