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胡土高
[导读] 小学阶段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
        胡土高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衢州市   324024

        摘要:小学阶段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合理地布置作业,才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进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知识薄弱的地方,找到不断改进的方向。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在作业改革方面不够重视。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题;作业设计
        引言
        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课时作业设计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得以全面地开展起来,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数学来说,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课时作业从形式、内容上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涉及的范围更为广阔,不再单一依靠课本布置课时作业,而是最大化地放宽课时作业的范畴,加强课时作业与生活的联系,为课时作业的变革和创新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以达到课时作业设计效果的不断攀升。作为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进行课时作业的整合,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规划,详细地进行设置,顾及学生的心理,广泛地涉猎教学资源,优化课时作业结构,组织趣味性的训练方法,探寻课时作业设计的精美化,牢牢地抓住课时作业的核心内容,以打开课时作业设计的新局面,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时作业的有效性。下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媒介,就农村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出现问题,以及采用具体的原则,进行如下探索和分析:
        1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
        1.1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作业量较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多年长且有经验的教师仍然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时仍然重视作业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严重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而小学生由于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还较弱,因此在这种高压下,不仅无法有效地进行情绪的排解,反而还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容易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同时也无法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2作业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作业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是目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统一地给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进行作业检查时教师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无论是在书写还是习题的完成上质量相对较高,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呈交上来的作业相对就比较敷衍,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作业布置的意义大打折扣,还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1.3数学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及生长环境等多个方面影响,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知识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能够较快解答出数学相关问题,在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容易跟上教师的教授效率,而思维较慢的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课程教授速度,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同时由于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进行设计数学作业时也较为一致,很容易使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无法较快地提高学习能力,因此缺乏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
        2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高效地落实家校合作
        要想保证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农村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中一定要注重与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沟通,高效地落实家校合作,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进程,并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课后作业辅导,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与督促下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以此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对于那些农村留守儿童,教师也应该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做到课后辅导。实在不能做到辅导的家庭可以与村委会沟通,让村里安排1~2名村民流动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
        2.2设计富有巩固性的作业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设计富有巩固性的作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有关“面积”的知识点时候,在教学之初,呈现教室情境图,并且提出关键性问题:“黑板面和国旗面比较,谁更大”,从而建立与本篇课题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这篇课题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引入面积概念的时候通过不断地举例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如黑板面、国旗面、课桌面、数学书封面,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是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通过直观的生活实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和抽象的关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基础作业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去摸摸它的面积,拓展性作业是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等于12方格的有趣图形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学生纷纷表达收获。使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梳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结合生活现实,凸显实践性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境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做的是适当取材,然后呈现在课堂之中,鼓励学生们对其进行观察,以感悟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而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以及农村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看、听、想、记等多种学习活动中获得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飞跃式提升,缩短农村与城市教学的差距,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就一定要对作业设计环节提起充分的重视,对目前农村作业设计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寻找出原因后实施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更好发展,以此高效完成新课改所下达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林德明.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8(89):91.
        [2]?黄泽来.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32):59.
        [3]?罗定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4):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