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路长梅
[导读] 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创
        路长梅
        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  安徽安庆  246000)

        摘  要: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创新发展,也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搞好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不足,例如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本文通过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优质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策略进行优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
        引  言:聚焦大数据是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在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教学对培养人才的基础能力、逻辑思维非常重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将大数据引入到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当中,以此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实践价值。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问题展开探讨。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中老师传授的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主要依赖课件、黑板板书讲解、分析各种定义概念,然后引入例题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最后利用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这一过程主要是老师主导,学生步步紧跟。虽然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获取知识最为直接,但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炼。
        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因此,若想对现今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就需要合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模式,充实课堂内容。
二、大数据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1.有利于分析学情,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以讲为核心,进行统一引导。对于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理解数学非常艰难[2]。而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通过数据分析、统计,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课程内容设计。其不论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理念,都是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根本展开的教学引导,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聚焦大数据,全面深入、细致入微地了解学情。它的落实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2.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实现精细化管理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受家庭、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接受程度、思维方式等都会不同[3]。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大数据背景下数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设计精准化的教学方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教学引导,促使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间的差距最小化,实现共同进步。
三、基于大数据,优化数学教学策略
        1.改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获取数学教学资料也愈加便捷,这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策略、内容进行优化提供了便利。例如:在数学课堂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翻转课堂”等方式,可以先将课堂授课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们的反馈意见等相关内容进行数据记载,然后将这些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数据化处理、科学化分析。通过上述过程的记录与处理,教师可以依据数据信息分析的结果,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相比,优化后的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更加契合。
        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的同时,借助大数据背景的优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性。合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教学实践,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2.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构建趣味化课堂
        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打造多样化的课堂,比如多媒体课堂、微课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传统课堂的空间得到拓宽,又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复习与巩固。学生的发展需求应该是放在首位的,因而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制定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构建趣味化课堂,同时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教师可以先将课堂知识要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对课堂关键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同时,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可以及时通过微信学习群、QQ学习群等平台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实现高效交流学习。另外,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对微课堂学生的学习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微课堂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改善;同时,教师还可以据此结果在线下课堂开展教学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讲授的知识点。
        3.利用大数据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在教学实践当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数学公式和图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内在规律,构建数字化、科学化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快速突破数学学习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到,在多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当中,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比较抽象,熟练掌握并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学生学习、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过程。教师可以借大数据的资源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实质上理解、掌握乘法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攻克重难点知识的目标。与此同时,加法、减法和除法的学习也与之类似,通过相似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将课堂知识数据化,达到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的目的。
        4.借助大数据掌控学生学习过程
        我们深知自主合作探究是指一种常规且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具有很大的益处。然而,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方式是在教师的把握、掌控下进行的。我们观察到,一旦离开了教师适度的掌控,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效就会降低。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做到高效地把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挑选适合学生使用的课件、课堂练习等资源;然后对这些挑选的资源进行再编辑、整合;完成以上过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述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实际上,教师挑选的切合实际的资源,可以达到让学生富有成效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就是一种适度的掌控[3]。
        5.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充分的认识后,才能得到实际且富有成效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数据的收集;但是,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教师可以轻松地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效果数据,而且可以巧妙地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这也成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已知的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中,学生在平板或者手机上完成练习后就可以直接提交,教师就可以利用该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在大数据背景下调整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课堂教学质量,为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重难点、易错点,探究解题技巧等;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多样化、故事化、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而达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东.杨雪,姜强,赵蔚.大数据分析与教育改革——对2016年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02):62-75.
        [2] 尹菊兰.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23):89.
        [3] 孙丽丽.大数据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5):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