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河南省三门市陕州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河南省三门市 472100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经过三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为重要载体,积极开发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资源开发
引言: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较少,部分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具有地方特色的、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兴趣浓厚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极度匮乏。在长期的不断分析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数学之趣——在游戏中开启
数学游戏,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渗透到游戏当中,是数学内容与游戏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与课程资源、一种教学策略与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学生习得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知趣共生。
例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石头、剪刀、布”里的奥秘》就是从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入手。
课间活动的时候,老师带领同学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当老鹰,可是老鹰只有一个,让谁来当呢?大家有什么方法?通过情境,在不需要任何材料准备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切入“石头、剪子、布”这样一个熟悉的游戏,你对这个游戏还有什么了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接着就布置了材料搜集的作业,孩子们收集到了游戏的历史、玩法、规则、口令等相关知识,展示给大家,比如它的玩法有手部玩法、脚部玩法,还有口令,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孩子们兴趣盎然。进入课堂活动探究时,通过玩一玩,想一想,比一比, 说一说完成游戏公平性的探究和相关文化的学习。知识的探究固然重要,适时的交流畅谈更能感悟人生。学生的思绪沉淀下来后,大家开展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整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随后再次通过游戏升华思想,课后,写出了数学日记,记录自己的快乐时光。
一切在游戏中悄然开展,游戏辅助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给游戏提供知识内涵,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二、数学之用——在制作中感受
三年级上册的数字编码是一节具有实用性的实践活动课,一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数学”就出现了一年级四班、车牌号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到三年级后,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为丰富,更能体会到数字编码的实用性。
例如:《数字编码》这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基本的编码思想,又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掌握编码的方法,最后再一次把学生引回到生活中,设计学号,介绍自己……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符号思想,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交流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数学之源——在统计中见证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以认识和解决某一数学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四年级学习了“统计”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是小管家”的统计活动,学生在统计过程中,要明确统计主题,展开统计调查和分析,收集统计数据并整理。归纳出特定时间或者时间段内某项活动的具体数据,并按要求或者自行设计出统计表和统计图。观察分析自己家一周开支的变化规律,并估算出本月总支出会是什么情况。最后向爸爸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数学之美——在操作中发现
生活中到处都是智慧与知识的源泉,而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图形的世界更是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能量来源。
《神奇的七巧板》,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都有所涉及。我把这个实践活动做成系列活动: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页引入七巧板,让学生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拼长方形,带领孩子们步入图形的世界,既渗透了数学文化,又提供了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学生把七块不同的形状拼出变幻万千的形状,有日月江河,有飞鸟走兽,有风景建筑等;二年级上册72页,《7的乘法口诀》学生用七巧板摆拼图,通过操作和观察,形成一个7,两个7……的表象,明确乘法意义从而编制口诀,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而且全身心地体验了数学思维,获得了乐趣;五年级上册103页,又以七巧板为载体,根据七巧板拼出的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求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沟通个图形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后面的拓展创新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意,想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了创造就在自己的手指间。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拼图案,算面积,吟诗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孩子们不但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阅读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发展了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灵动的课堂,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实践探究中凝结着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美,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痴迷,让课堂丰富。
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和目标,开发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效应用于学科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不断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世界、全面的知识、生活的美好,同时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慧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 小学数学参考,2011(5)
[2]邓小娟,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究门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