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基
吴川市第二中学 广东省 吴川市 524500
摘要: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教育部对初中学校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而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融合与渗透精细化管理,是确保初中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初中德育工作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做出探讨,并将其视作切入点,探寻德育工作有效性提升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造成错误舆论、不良信息时常会出现在初中生的视野中,会对其价值观、思想意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起初中学校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而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渗透,能够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意识与道德素养。由此可见,了解在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策略,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初中德育工作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1培育当代人才的必然需求
放置德育工作于首位,重点关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于学习,对每位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做出了解,从而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虽然此过程较为复杂,但是,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以后,可以简便以往过于繁杂的事物,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标准、规范的系统,将师生间的持续性发展目标实现,进而从根本的层面上,实现初中德育工作提高有效性[1]。
1.2新课程改革推动下的成果
时代正在不断发展,想要对社会所需要人才做出有效培养,最为关键的便是将以往的约束打破,通过精细化管理的融入,从而对以往只重视文化知识传授的模式做出转变,将重点放置于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处。
2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2.1制定合理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初中学校在实施德育工作期间,必须要保证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这便需要校内各教师能够形成合作的关系,共同确立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初中生实际情况相契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如果初中生发生错误与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管理机制来对初中生行为做出约束,通过相关对策来处理问题[2]。除此以外,提供客观的评价,减少初中生厌烦情绪的产生,如此,能够为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起到有利的帮助。教师必须要将日常的检查力度加大,针对初中生展开养成教育,多一些表扬与鼓励,少一些责骂与批评。与此同时,需要善于发现初中生的优点,利用优秀的模范,来引导其他初中生学习,久而久之,共同规范并约束自身的行为。
2.2转变教育理念,营造德育氛围
想要推动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将其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则必须要对以往较为滞后、传统的教学理念做出转变,并且在校内营造起良好的德育氛围,促使初中生能够时时笼罩在德育的氛围下,潜移默化的掌握德育知识。初中生普遍存在表现欲强等优势,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通过一些竞赛式活动的开展,促使初中生能够激发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在竞赛中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养[3]。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看到他人有困难我们是否应该伸出援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恩父母”、“尊老爱幼”、“认真对待学习”等主题展开演讲竞赛,并且对表达明确、观念正确的初中生给予表扬。除此以外,教师可以要求初中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制作一些手抄报,或者是以德育为主题,制作班级后方的黑板报,并且在校内的公告栏中张贴与德育相关的宣传海报,通过此,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并且在德育氛围的渗透下,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达成良好心理素养、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养成,从而改正以往不良的言行举止,在日后正确的面对生活与学习,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
2.3言传身教,成为初中生的榜样
注意力不集中、好胜心强、好奇心强属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除此以外,初中生还非常青睐于模仿日常生活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言语,针对于此特点来讲,教师必须要塑造起自身良好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与校内活动中,都必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而对初中生起到一定的带头、榜样效果,确保初中生可以对教师良好的行为举止做出潜移默化的模仿,推动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例如:在日常展开校内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时常会发现操场或者是教学楼走廊的地面上有废弃的塑料瓶、纸张等垃圾,而教师不经意间捡起废物,并且扔至垃圾桶中,能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懂得维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一旦发现地面有垃圾,能够随手捡起并且将其扔至垃圾桶中,保障初中生能够在日后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同初中生共同观看保持良好行为习惯的案例视频,与共同探讨保持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共同端正自身观念,并且保证初中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可以对初中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确保初中生日后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形成更为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并且达成德育的目标。
2.4丰富德育内容,推进德育工作开展
初中学校在实施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同时,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便需要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能够深入调研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以及德育内容的挖掘,从而为精细化德育内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确保在校内管理活动、教育活动的诸多环节中均能够有效落实德育。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要重视初中生自我管理意识建设的引导工作,将德育内容的精细化作为依据,确保初中生可以对社会做出提前适应与了解,同时,也实现知识学习成果的强化。日常校内管理活动同样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年级主任需要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将校内、班级管理任务的监督与分配做好[4]。例如:在班级中,需要配备纪律委员维持班级纪律、班长对整个班级进行管理、学习委员负责班级收发作业、纠察员在校门口记录初中生迟到情况、纠察员观察校内初中生着装情况等,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各司其职。可以说,德育属于较为漫长的一个过程,教师必须要将初中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情感需求作为依据,引导初中生对自身的行为自觉做出规范,确保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其身心能够得到协调发展,对培养自身素质与能力投入重视,为日后更好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将德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例如:语文教师利用教材文章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展开德育,将学科优势充分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有效渗透精细化管理,能够直接对初中生日后的成长、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通过合理地渗透精细化管理,从而协助初中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与言行举止,推动其未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永财.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47-148.
[2]张耀煌.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9(12):72-73.
[3]李华.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9(24):24-25.
[4]曹承秀.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