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荣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让学生学会知识这一层面,还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开学伊始,我开始带一年级,班上分到一名叫小涵的同学。他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说他陌生那是因为他是新班级的一名学生;说他熟悉那是因为在入学测试环节我便认识了他,他给老师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当时,老师们给每位同学分发一支铅笔和一支彩色铅笔,然后开始填涂相关内容。小涵同学发到的彩色铅笔不是他想要的颜色,他很不开心,坐在座位上嚷嚷,老师们跟他说就拿这支笔,没关系的,可他就是不听,直接往椅背上一仰,肆无忌惮地大哭大闹。一位老师给他拿了其他颜色的铅笔,小涵同学一概拒绝,根本不听。连一旁的同学都说:“老师,你们不要理睬他,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就不理他。”
后来还是一位女生主动帮助他,他的情绪才慢慢好转,完成了填涂任务。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发现小涵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自尊心强,上进心也很强,然而脾气糟糕,习惯糟糕,听课效率更是糟糕,上课不听讲,总是开小差,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了,确实让人堪忧。
一天上语文课,小涵同学又在认真地剪纸,我便将他的剪刀拿到了讲台上,小涵同学将历史重演,在班级又哭又闹,其他学生纷纷笑他,他似乎哭得更起劲了。我采用冷处理,没有去理他,继续上课。
课后,我找到小涵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解到他当时的真实想法,他是害怕剪刀没有了,回家后爸爸会揍他。
还有一次,小涵同学刚进教室就怒气冲冲地说:“老师!我奶奶把我气死了!她偏不让我带马克笔!”我了解情况后打电话给了孩子的妈妈,让奶奶将美术用品送至学校。
接连发生在小涵同学身上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有必要和孩子的爸爸妈妈进行深度的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在家的具体表现。
小涵同学小时候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上大班时,妈妈外出工作,奶奶来带他,同时还带着一个比小涵同学小的男孩,家里变成了五口人生活。在生活上,小涵同学的衣服奶奶帮忙穿、吃饭奶奶帮忙喂,即使上一年级了还是如此,奶奶过多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脾气还见长,对比自己小的弟弟也不懂得谦让。平时家长忙于工作,也没有把这些事情看得很重,更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改变,有时实在看不过去了就采用最直接的办法——打一顿。
小涵同学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还是挺大方的,帮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放学后也让孩子去作业班写作业,看似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其实孩子缺失的是陪伴,缺失的是亲情,渐渐地孩子的心理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受挫力、自信心都较弱。
基于小涵同学以及孩子家庭的情况,我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爱,一个伟大的字眼,一个让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字眼。
一、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为了去除孩子的畏惧心理,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地找小涵同学闲谈,或者在大课间多安排和孩子的游戏互动,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班级活动中也多为她安排一些活动,渐渐地,小涵同学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快乐,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多了,而且说话时的语气也少了几分指责和埋怨。
二、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家人。在评价中,孩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三、及时肯定,爱心传递
我和任课老师都对小涵同学给予一定的关注,及时表扬与肯定他,老师们的关爱他也能体会到,整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让老师们欣喜的是爱心在传递,小涵同学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对班集体也很关心,小涵同学的变化,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小涵同学的上课状态有了好转,能专心听讲了,也踊跃发言了。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比以前主动了许多,和弟弟相处也更融洽了。
面对孩子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与家人的合作,多元化的评价、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其自信自强,从而提高孩子的能力。
爱在哪里播种,就在哪里收获喜悦。有时,改变就在那一瞬间!爱别人是权力,被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职责。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山遥水阔,前路迢迢;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上,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满怀信心、豪情激荡,不惧风浪、迎风搏浪,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