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廖冰沙
[导读] 德育教育是现如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仅
        廖冰沙
        昭平县黄姚镇笔头村小学  广西贺州  546805
        摘要:德育教育是现如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仅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理念,以新时代的德育教育思想代替过去的教育方法,更需要认识到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用亲切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小学是学生们成长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关键时刻。所以小学班主任也要厘清责任,认识到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德育工作和日常教育相结合,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引言:德育工作也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做到有效。何为有效,就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环境的影响,而不是让其死记硬背。这种沉浸式的教育需要教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通过民主管理、家园配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达成有效德育教育的目标,形成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认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摆正心态。教师和学生之间其实是平等的,而非不对等的关系。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小学生无论是眼界见识、学习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基本高于过往该年龄段的小孩,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如果将自己摆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并与道德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气较为恶劣甚至打骂的话,不仅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反而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行为不但不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而且会推波助澜,适得其反,把学生推向深渊[1]。所以要建立师生双方是平等的这一观念,进一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班主任。例如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对一些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不愿意参与,以自己为主。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做到平等沟通,而不是指责和批评,了解学生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果是性格原因就鼓励他多参加,如果有其他原因就更应该细心解决。工作中,会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目的是赢得学生的好感,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心,借此提升学生对我的信任感[2]。
        2自主制定班级规则,通过主题班会渗透德育教育
        在过去,由于老师习惯于大事小事一把揽,将整个班级的事物都揽于自身,任何事都做到亲力亲为,每天忙得狼狈不堪,最后因为太过事无巨细导致积怨于民,德育教育无法得到施展。这主要就是因为班主任在工作时过于亲力亲为,没有下放权力让学生们一起参与。所以我们可以制定班规,在制定之时就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班规才能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并主动服从。老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班会的内容就是学生们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个属于他们的班级规章制度,最后全班遵守完成自治。由于规则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因此学生们会主动地贯彻和执行,不至于如以往那样还需要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说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3]。例如每天学生们根据小组学习英文,因为这个规定是大家讨论得出,一致通过的,所以大家的执行力也非常高,即使老师不去督促,也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3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帮助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能够得到创新,进一步管理自身班级,协助学生学习。作为班主任,应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妥善利用信息技术,带给学生更为先进的教学体验,应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4]。通过信息技术,例如手机和家校App等,老师不仅能够实现课堂教育,还能够将其延展到家庭,和家长一起营造德育氛围,完成德育教育,改正学生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在学校时,当老师们发现学生有一些不良习惯的端倪时,就可以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将情况反馈给家长并与之沟通联系,商量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并付之行动。

也可以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家校通app,学生的在校情况和作业学习情况都可以及时上传,家长也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情况,共同引导学生。
        4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其心智或是思维能力都不如成年人。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育中,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举行更加适合学生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协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进行教学时,也不可过于严肃死板,应该适当营造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们可以主动参与。比如五一劳动节时,老师可以设定“劳动最光荣”作为题目,并以此为中心举办绘画、唱歌、演讲等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寓教于乐。通过这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契合了当前的实际情况,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5]。
        5班主任积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成熟,所以在进行教育时也应考虑到这一方面,更加慎重地进行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多表扬其优点,帮助学生们建立自信;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缺点,发现缺点一定要及时指出,但在指出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老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不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因为成绩或其他原因对学生区别对待。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拉近与学生关系的同时提升德育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6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家校配合渗透德育教育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么德育教育将会事半功倍。有了家长的配合和参与,德育教育校外的空白将会被填补,校内校外联手进行,将会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很好的德育氛围。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应该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系,渗透德育教育。如今信息时代,通讯工具例如手机、电脑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用于联络的应用软件和教育软件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校方和家长方沟通联络。在平时,老师可以利用微信QQ群向家长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校园表现、成绩、近期活动以及各种教育信息等。尤其是在假期时,由于安全问题频发,不得不需要极大的重视。教师可以利用联络软件和教育软件,发布各种安全教育信息,还可以布置适当的安全教育作业,通过平台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完成,帮助学生增长相关知识。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联络平台及时联系,进行直接指导,保证有效学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假期安全为主题制作相关图文、PPT、或短视频等,这种方式图文并茂,还有音像等声音视觉刺激,可以激发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轻松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还能避免因为文字过多或太过生硬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充分发掘教师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德育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民主治班的方式调动学生自我管理,通过家校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的习惯,以使德育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杜永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44.
        [2]杨瑾.浅析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70.
        [3]邓焕清.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7.
        [4]谭丽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08):20.
        [5]陈丽娜.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华夏教师,2017(24):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