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强
遂溪县界炮镇山内黄镜秋学校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91
摘要:班级作为初中生集体活动的单位,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的重要渠道。加强对初中班级管理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果,优化初中班级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初中学生的自我修养提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深入研究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管理实战经验对当今社会中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初中阶段学生个人行为和心理容易出现偏颇,老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管理时要尊重其主体地位,帮助其找到自身定位,发散其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为前提条件下优化自身管理措施,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课内活动管理,忽略课外活动管理
经过笔者的实践教学教育管理经验发现,大部分初中学校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升学和学校的升学率的提高,所以在初中生培养管理目标方面有所偏差,导致初中班级管理过于片面。例如当代社会需要培养全方位符合性、综合性人才,对于部分初中学校而言在初中生管理方面过于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忽视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此种管理方式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导致后期培养出来的初中生过于“书生型”,不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
(二)、重视封闭性管理,忽略开放性管理
现在部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者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对班级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程度不够,将管理局限在班级之内而忽略了与学校、别的班级、社会、家庭关系的互动。另外部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者仍将自身列为班级管理的主要领导者,对于初中生的管理模式过于封闭,忽略了“开放性”为学生人格发展带来的优势,导致管理出来的学生思想不够活跃,交际圈过于狭窄,思辨能力较差,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全面。
(三)、重视经验性管理,忽略科学性管理
根据调查发现普遍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和管理者都是经验充足的教师,对于此类教师的管理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经验充足,对学生管理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劣势在于此类教师由于管理经验过于充足,在日常管理教学过程中寄托于自身的经验,凭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班级管理,以“管、卡、压“等管理手段进行管理。由于现在初中学生的思想成熟较早,此类“管、卡、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不能满足现在初中学生管理培养所需,相反更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所以初中管理应该注重科学性、和理性的管理方法,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科学性的管理模式,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果。
(四)、重视班主任管理,忽略家校合作管理
现在初中学生在管理和培养过程中身边不能缺乏两类人群,一是学校中的管理者,二是家庭内的管理者。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与家长沟通发现,普遍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是对学生成绩或者学生行为的关心,忽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做出有效的判断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导致“因材施教”成为了一句空话。例如以现在初中生使用的智能手机为例,目前普遍初中生拥有属于自身的智能手机,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家长和班主任必须加以重视,太严格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太松驰无法起到管理效果,所以班主任和家长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调整管理方案。
二、初中班级管理优化对策
(一)、深入学生需求,从内心出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随之提高,相对来说现在初中学生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学生在时代特色下出现的不良习惯,例如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对名牌的过分追求、攀比心理严重等。此类不健康的习惯需要初中管理者及时发现与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许多学生认为“三年一代沟”,认为自身与班主任老师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所以在沟通方面不乐意与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在此前提条件下,班主任应该主动把握时代特点,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以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以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存有宽容之心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爱默生先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所以对于初中班级管理者而言应该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肯定和信任。由于初中是树立健全的人格的初级阶段,也是极易出现情感波动的时期,在此阶段许多学生受到不良风潮的影响出现逆反心理或者不良心态,班主任老师应该妥善处理师生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以有度的宽容之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消除顾虑,消除因犯错误,害怕受到批评的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师生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爱”教育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爱”开展教育管理能够消除师生间的距离。“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教育的基本准则。”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期间,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互动,在校内组织学校的研学游、运动会等集体活动时,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活动,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和亲切感。
(四)、松弛有度式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在初中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家长们的心愿,所以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初中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严格式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此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心理压力过大,迫切想要独立,所以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共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松弛有度。针对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应该注重针对性管理,例如班级中的学困生,若对此类学生高要求、强管制,其心理承受能力愈发弱,极易出现不良的行为和心态。所以班主任老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该积极挖掘学生们的闪光点,将其优势运用在班级生活中,为学生建立自信心和优秀的行为规范。
(五)、建立家校合作沟通渠道,提升管理教育效果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也仅仅是监护者而已。作为初中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建立家校合作沟通渠道,定时定期与家长展开沟通,将学生在校内和家庭内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状况信息进行互换,全方位把控学生状态。例如当今社会中令家长、社会和老师所关注的“初中生早恋问题”中,初中老师和家长不能一味制止子女与同学的交流沟通,而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男女关系,在家里,家长应该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
总结:初中班级管理是初中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所以初中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管理工作和管理方式。综上所述,初中班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也将不断出现新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工作期间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努力挖掘当代特色管理措施,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宏璧.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2020(16):218.
[2]王鸿儒.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下),2019(08):17.
[3]刘璨,田福.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47-48.
[4]陈泽云.中学德育管理策略之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读写算,2019(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