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爱兵
石家庄市裕华区西京北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6
摘要:“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是现代化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尊重人、鼓励关爱人、培养发展人为基本指导思想,促进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又好又快发展。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用的应用,本文试图探索和寻找实现小学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策略
导言
近些年来,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自从进行应试教育以来,在小学教学中主张进行教材基础知识的教授,这对于学生的教材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其能够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但是过于传统的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活跃性、自主性、创造力的发挥与培养。学生不能独立发挥自己的思维,只能局限在一个个知识点的研究与记忆中,长久以来形成了机械的记忆而缺乏理解,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对于教学改革,是当下小学教师必须要去实践的事情。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桥梁,是民族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希望,开展小学教育的六年时间,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正确三观具有关键作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一种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其适应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实到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人为本”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应当围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展开。可以说,以人为本理念能够凸显教师和学生之间本质关系,即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提升每位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价值,促使全体参与管理的人都能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形成积极乐观、勇于向前的积极心态,教师和管理人员也会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为责任,以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荣耀。
2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2.1 创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这个阶段并不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很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强调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方法,从而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教育还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应当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拥有健全的心智,在将来面对困难时都能乐观应对。其次,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小学教育中语数外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前教学的重点强调主科学习,容易忽视思想品德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上,对每个科目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互动教学法等,这些都是素质教育要求下,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
2.2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必须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师生的发展需求。因此,结合学校发展历史,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在这种情境下,充分发挥师生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不仅丰富了新时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在活动中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校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以儿童节为例,学校鼓励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开展多样的全校文化节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不同年段的教师设计组织了红歌赛、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引导学生改变“成绩第一”的传统理念,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学校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3 增加柔性管理
首先,学校管理人员需对教职工公平对待,小学往往只有有限的利益和资源,教职工具有较为强烈的公平期待。学校管理人员在各项发展决策制定过程中,要将公平这一原则放在首位。要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的科学构建,统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促使教师的满意度得到提升,主观性得到发挥。其次,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密切交流,针对各项管理决策和运行问题,需对教师想法、意见等积极听取,改善两者关系。要对教师的生活、工作全面关注,消除其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后,要增加小学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及时革新,教育能力得到持续提高。此外,要切实保障教代会的各项权利,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这样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可得到维护。要结合实际情况,教代会定期召开,帮助教职工充分了解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2.4 推行自主发展机制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建设内容,尊重学生的选择,释放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建立完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自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小学生正处于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发展的良好机会。比如,在进行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时,在学校的安排下,组织师生开展了义务清扫沿河巷的活动,将文明卫生教学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清扫街道、捡拾垃圾,逐渐形成讲文明、讲卫生、爱护自然环境的品格。其次,联合学校的相关领导,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评价机制。除了基本的学习成绩外,还在学校范围内制定了“学生评价星卡激励制度”“星级学生评比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等,从日常班级表现、参与活动表现、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全方位的考核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个性化、全方位成长。
结束语
教育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而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将其贯彻落实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之中,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营造校园文化和谐的氛围等方法,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5):20-21.
[2]刘涛.“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8(3):12.
[3]张宏.浅析“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