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胡萍
[导读] 虽然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作为非统考科目,学生
         胡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教研室721000  
         虽然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作为非统考科目,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常常抱着放松的心态。在机房上课,远离了班主任的监管,学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就暴露出来了。个别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就是“玩电脑”,以娱乐为主。当进行自主练习时,有的学生开始小声聊天,有的学生开始偷偷玩游戏,对老师的指令充耳不闻,老师下去巡视,学生就马上隐藏或关掉网页和游戏……教师需要不停地去强调纪律,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给课堂的高效实施带来了困难和不便。由此可见,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经过实践,探索了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有效性策略。
         一、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规则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教师在第一堂课中应首先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行为规范》,可以先由教师出示或告知行为规范,然后由学生讨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行为规范》的合理性。讨论过程中,学生难免有争议,教师应妥善处理,给学生分析利弊,并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行为规范》。也可由师生一起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共同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在机房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出现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处理等,这样可以避免以后课堂管理中的许多问题。
         二、加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基本上都在机房进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电脑系统及网络故障频发,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及管理人员课前要做好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尽量将故障在课堂之外解决。对于课堂上常出现的一些小故障,要能够及时处理。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仅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感官的愉悦是不够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有质量的学习持续开展下去。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仍然不是最终目的,情境的设计还应该很容易迁移到教学内容上,指向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从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一是趣味性。趣味性是情境设计成功与否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无趣的情境怎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许低年级学生会对喜羊羊很感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却会觉得太“小儿科”;也许世界杯很有吸引力,但其他学科的老师已经用过多次,同样会使学生觉得无趣。因此,要针对学生认知的特点分析学生的特征,设计的情境要有层次性和挑战性,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是学科性。关注学科性是情境设计之本。

情境设计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来设计情境。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例如,设计制作旅游计划书,教学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规划,如利用网络收集旅游信息,利用电子表格预算旅游费用,利用演示文稿展示旅游方案等,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旅游过程中应携带哪些东西”等与信息技术无关的问题上。
         四、组织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
         一是设置适当的弹性学习目标。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课有较高期望,很大程度上是爱玩的天性和对技术的向往。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设置弹性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度地安排学生自由上机,满足学生自由发挥的心理,保证学生对于未来学习的可持续性。但应注意,弹性目标不是没有目标,自由上机不是随心所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健康、科学地自由上机学习。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法。①分层教学法。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是指导他们开展自学,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中等生与后进生则是要以帮扶为主,其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对于重点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其本来所处的层次上获得提升与发展。②微视频教学法。我们利用微课的“点”状功能,即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制作微视频,突出某一环节,照顾到所有学生,无形中减轻学生负担。学习的进程完全由自己掌握,学生可以根据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安排学习,对掌握的知识可以忽略,而没有掌握的知识则进行必要的反复,直至完全掌握为止,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进度,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和喜欢教师就会连带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这在日常教学中是很常见的。而学生喜欢上课就能让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可见教师个人魅力对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巧用幽默,营造和谐氛围。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艺术表现形式,既是课堂教学一剂必备的调味品,又是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没有学生喜欢爱发脾气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幽默艺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能调节课堂气氛,二能增进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智力;三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六、维护教学秩序,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监控
         在教学秩序的维护方面,表扬和鼓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管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和赞赏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能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动力。教师不经意的微笑、点头、肯定、褒奖都可能成为学生进步的原动力。例如,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有的同学在喧闹的教室里率先进入上课准备状态,教师可以表扬他,这样做的效果胜于压制和批评躁动不安的学生;平时纪律散漫的学生偶尔课堂上表现出认真的态度,教师的适时表扬能有效强化其正面行为发生的频率。课堂教学中表扬和鼓励并不代表应该杜绝批评,恰恰相反,对特定学生的特定行为,教师的严厉批评更能起到很好的惩戒作用。此外,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软件对学生机进行监控,一旦学生出现玩游戏、浏览与学习内容无关的网页、说话、删除共享文件等行为,教师可以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