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兴
广东省吴川市板桥中学 广东省 吴川市 52457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贯彻和落实,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加强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是追求人文的学科,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初中教育中,美术是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优秀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并充分发挥欣赏课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欣赏课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现状
1.1受应试教育深刻影响
很多学校和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他们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并且会高度重视中考考试科目的教学[1]。教师们错误的认为美术课程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因此不会在课堂教学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不会利用欣赏课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2家长对美术课程教学缺乏理解
目前很多初中生家长对美术欣赏课教学缺乏支持,认为学生画画就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应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科学习中,严重忽视了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1.3教师在欣赏课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知识单纯的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上的美术作品,并没有为学生展示美术内容的真谛,也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单纯的将美术课程看做一项不必要的学习内容,不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2.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措施
初中生在美术欣赏课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因此,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在课堂学习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充分展示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学生打下基础。
2.1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
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欣赏课教学前,有必要充分了解学生艺术的心理特征,并关注学生艺术的心理变化。帮助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具体而言,教师要通过利用各种途径来了解学生对美的看法,掌握他们对美的表达方法[2]。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会时常听从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希望教师和家长过度干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和家长认为美的东西,学生反而不这么认为。为此美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从而更加透彻的感知学生们的想法,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为学生充分展示欣赏课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班级中有的学生喜欢欣赏暖色调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则喜欢冷色调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抽象派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中国传统美术作品。在美术课欣赏教学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具体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审美喜好为基础选择与学生审美评为相符的美术作品。
2.2着重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兴趣
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中,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方向,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生需要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每天沉浸在古诗词的背诵、英语单词的背诵和数学习题的练习中,时刻保持精神紧绷的状态。而初中美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放松性质,在学生精神愉悦和精神状态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为此,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或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更快、更好的使学生融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
比如在学习《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这一课时,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欣赏,并在这一过程中配备相关的音乐,这样通过音频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深刻的感知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并利用细节欣赏美术作品。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笔画一下自己喜欢的木刻雕像,并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优秀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美术作品欣赏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2.3通过展示欣赏美术作品增强学生审美理解能力
要想使学生充分欣赏美术作品,必须增强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为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虽然会进行直观的感受,但是也会应用一定的知识进行丰富想象,这个步骤比直观感受更加重要,是内化作品的重要能力。为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外及内,充分展示美术作品的内在性,利用高程度的作品展示引导学生更好的欣赏作品。
比如在学习《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包含的雕塑艺术,并带领学生充分凸显雕琢中包含的人文光彩。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鼓励学生赏析雕塑作品,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雕塑[4]。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讲解雕塑作品内涵,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审美技能,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并更加主动的追求艺术。
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
在学生健康发展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视野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展示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彰显美术家个人修养,从而更好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形式[5]。美术作品欣赏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应通过长期的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美术作品表面,而且要深层次挖掘其中包含的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后续美术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3.2有利于持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只有合理安排和设置初中美术课程,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学生创设更多接触美术作品的机会,有效培育学生的艺术细胞。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不断寻找和品味[6]。为此在学生艺术细胞培养中,要不断展示学生的学习素养,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更好探究美术学习趣味性,从而持续提升学生艺术能力。除此之外,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个人品质。
结语: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使用怎样的形式就会得到学生相应的反应。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情绪,展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审美兴趣,从根本上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婷婷.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9.
[2] 苏章腾.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20(11):29-30.
[3] 丁长华. 略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20(60):151-152.
[4] 胡瑞.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17-118.
[5] 林娟.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2020,17(19):244,247.
[6] 陈露.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速读(中旬),2020(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