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华和
岑溪市安平中学
摘要:初中美术课程重视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挖掘,所以兴趣作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容忽视!传统教学模式下,人们对于学生的培养,仅仅注重知识与技能上的掌握和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所以美术这门课的价值被严重低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美术素养的全新观念的逐步普及,初中美术课程对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美,热爱美,制造美、享受美。本文将围绕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 兴趣教学 应用研究
初中美术科目非但不是可有可无的次要学科,而是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呵护学生的美好心灵,帮助学生感受周围无处不在的美与感动的重要学科。为此,美术教师要充分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挖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原创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教学目标,初中美术教师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将美术融入多种知识体系的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里找寻“美术”的影子,从而让学生对“美”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抽象的范畴,而且能够真正从实际学习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让精神更加充实,视野更有层次。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初中美术老师带来一丝启发和思考。
1.坚持以学生为主导
初中美术教师在面对初中生的时候,要充分给予信赖和关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摆脱了小学时代的简单思维,情感发展日趋复杂、丰富,所以初中教师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独立个体,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初中美术教师要摒弃过去的以自己为教学核心的陈旧观念,将教育核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挖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客观、如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开启美术学习之旅。初中美术教师在秉承以学生为学习主导的观念指导下,还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只有在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对教师的所教的课程有所关注和重视。在学习《富于创造的造型艺术》一课时,初中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堂还给你学生。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结合课堂所讲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自由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美术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们畅所欲言,并且转变过去上课不允许学生发表观点的哑巴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增加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中获得身心愉悦,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能够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愉悦感,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美术的动力,为今后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建情境挖掘兴趣
对于正处在初中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在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时光之后,对美术这门课程多多少少都能有所积累和沉淀,但是真正喜欢美术这门学科的学生却并不占多数。比较多的初中生在面对初中美术这门学科的时候,依然抱着照葫芦画瓢的传统学习观点。这种学习方式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进,就很难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各学科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情况发生。为了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教师要转变学生这种学习美术的方式,积极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一课时,美术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小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搜集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的方法,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并结合实际情况,配以适合的背景音乐。这些生动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专注的目光;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总之,美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创建情境,触动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全新认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底蕴。
3.拓展课外美术鉴赏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上,绝不能仅仅立足书本知识,而且要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在自己生活的周围,运用学习的知识来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所以美术教师要将眼光放远,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着手,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通过多元的方式和渠道去拓展美术知识,增强美术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课时,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和相关艺术家的背景小常识之后,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节假日的时候,去博物馆参观馆内展出的书画作品。通过这种方式,美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留,并且可以让学生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让美术这门高雅的艺术,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存在于生活之中,所以美术教师绝不能将美术教学的范围仅仅限定在课堂之上。只有让学生能够真正将美术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够真正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美的种子,让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学习知识上,同时也要对周围美好的事物有所发现和感悟。
结语: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上,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且要了解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程度,并且要转变传统的师生相处模式,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制定适合他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及内容。初中美术教师还要将教学知识从自身学科的知识适当拓展到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里去感受美,例如在数学学科就能找到几何美、对称美。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努力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狭义的美术课堂扩展到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探索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初中美术教师要抱着不断学习的态度,不断进行反思和学习,在提升自己美术修养的同时,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J] . 李文玉 . 西部素质教育 . 2020,第017期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 蒋添 .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 2020,第003期任教科目:初中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