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创亿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球山中学 广东 梅州 514361)
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其思维品质的培养。现阶段,很多初中生在阅读方面都具有“思辨缺席”的症状,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应该成为英语语篇教学格外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从初中英语语篇教学视角出发,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语篇;初中阶段;思维品质
引言
初中英语阅读的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英语知识面的重要渠道,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想内涵的强化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语篇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缺乏阅读动机,导致阅读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在开展语篇教学时,应该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语篇作为重要载体,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重构知识框架,并促进其思维层次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一、以思维品质培养为导向的英语语篇教学内涵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是促进其三方面思维的发展,分别为创新性、逻辑性以及批判性。其中,所谓创新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的过程中,突破之前的认知水平,探索与创造新方法与成就的能力;所谓逻辑性思维,指的是在事实信息面前,通过采用各种思维方法,包括分析、比较、抽象等,表现出理性认识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所谓批判性思维,指的是以客观证据和一定标准为基础,对于存在的各种思想观点,所持有的评估、分析和反思的能力。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语篇还是文化知识的依托,其特点突出表现为多模态、多文体,为学生思维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篇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融入到语言知识框架中,并分析其中的语言形式和功能等所具备的多方面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语篇的深层次内涵。
二、以思维品质培养为目标的语篇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运用语篇实施教学时,需要以语篇为根本出发点,仅仅围绕语篇的主题,精心策划阅读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深层次理解与阅读语篇,并在探索语篇意义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以《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阐述对其进行语篇教学的策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一)聚焦语篇主题,激活学生原有认知
本单元紧扣环境污染这一主题,对影响环境污染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掌握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备课阶段,搜集并整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并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来呈现,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对语篇内容的兴趣。通过播放视频画面,可以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语篇内容的探索。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寻找答案,对语篇主题形成初步的了解。提问如下:
①What do you know ab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②Do you know the cause of pollution?
③What?should?we?do?
通过设置类似这样的问题,无形之中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与语篇内容联系了起来,消除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陌生感,缩短认知差距。
(二)制作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性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在对语篇内容与框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置一系列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文章的关键信息,快速创建出整体的结构框架,系统的认识文本内容。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有目的性地阅读与学习,聚焦“环境污染”主题,逐渐定位到各个关键信息,从而绘制出思维导图,发展学生逻辑性思维。
首先,设计统领性问题,比如:“Now?there?is?so?much?pollution?on?the?earth. What can we?do to save the?earth??”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了解文本中所传达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其次,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细节性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整理重要的信息,确定关键词,并根据信息制作思维导图。下面以“Rethink,Reuse, Recycle”阅读文本为例(如图1所示),绘制思维导图。
图1
(三)组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本次的阅读活动中,根据课本语篇内容,可以向学生普及环境污染的知识,通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环境污染的带来的危害。通过精细阅读与深入思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逐渐内化其中蕴含的知识。完成该语篇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讨论文本中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件,并设置相应的思考题(如表1所示),来让小组之间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发挥学生联想能力,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题目,对“环境”“自然”等话题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体验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① The air isn’t clear。
②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rs and factories....
③ How can we reduce pollution?
表1
思考题的设计应该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也能让学生了解noise pollution,air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等词语在特定语境的意义和用法,并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教会学生能多角度的反思问题,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开展读后续写,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并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教师根据该单元的主题与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或改写,例如在教学《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设计续写作业 “We're trying to save _____”。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nvironment”或We're trying to save the sharks”等,再结合生活进行创作。续写作业应该安排在的课后完成,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立足于语篇主题对语境进行创造,培养创新性思维。这会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及语法使用的连贯性,让每个学生更加善于创作、思考、创新。
三、结语
综合而言,在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语篇教学来实现,以语篇为重要载体,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的探究中,了解文本主题、脉络、细节内容,阐述的意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深层解读语篇意义,超越原有认知,最终发挥创新思维对语篇内容进行创造,从而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雪梅.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J].海外英语,2021(04):180-181.
[2]薛国民.初中阅读教学中分层次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教育视界,2020(1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