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媚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大湖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134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无法对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导致文言文教学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学生走心学习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走心学习;教学方法;评价激励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就目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来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不理解,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比是非常大的,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题,对学生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语文老师一定要创新方法,让学生用心去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一、据学情,变方法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部分老师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再加上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意互动,使文言文的学习过于枯燥和呆板,毫无情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想要学生用心去学习文言文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教学质量也不会提高。所以,老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创新出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学习情况是指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态度、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这是用心学习最基础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都是缺乏兴趣的,因此,老师首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展开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最好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这对实现学生走心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八下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利用起来。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桃花源的美景,作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了很多修辞方法,将桃花源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桃花源的景色视频,同时配以舒心、缓慢的音乐,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并让学生在观看完以后,再根据我们家乡河源连平上坪的桃花,有好些同学去看过,可以凭借记忆与想象去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最后,老师在给学生翻译课文,让学生仔细辨别自己的译文和老师译文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方法还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给他们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将情感意识融入到文言文课堂的教学中,就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理解,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最终,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自己体悟下提高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意境,感情悟,使动心
想要让学生用心的去学习文言文知识,还要给学生创建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文言文的所表达的思想,并让学生在领悟以后动心感受,以此来实现走心教学。就目前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来看,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学习文言文,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的理解课文知识,主要是因为思维不够活跃,无法融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将学生置于相应的情境教学中,使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灵融入到一起[2]。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此书的意境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置身其中的感觉。本篇文言文主要讲的是花木兰如何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又如何征战沙场、辞官还家的故事。
从现代社会角度分析,本篇课文具有传奇色彩,非常不可思议。在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三句话非常的有气势,很好的描述花木兰从军的生活,但是如果学生不够理解,是无法将此气势给读出来的,而且也就无法真正的理解课文含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配上音乐朗读让学生可以更深刻的木兰从军的勇气和艰难,也可以利用电影或电视情节,充分的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场景,让学生可以在此环境和氛围中,更好的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更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到生活中去,学完之后,不应该古诗词就只停留在背诵与默写,还要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当你看到老师黑着脸走过教室,我们感到“风雨欲来风满楼”;当我们要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时,总想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心中就充满力量……
三、用激励,促学习
在教学中运用评价激励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非常帮助的,所以需要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将评价机制利用起来,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的展开对文言文的学习。
(一)优化评价方式
首先,要采用分层评价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如在学习部编版九下《出师表》这篇课文的时候,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背诵,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要以理解为主,可以通过分段背诵的方式完成学习;其次,利用写作来进行评价。如让学生根据对《出师表》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来,以此来更好的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对于学习好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刺激一下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评价标准
传统的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利用成绩来展开评价,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公平性,所以语文老师需要对评价标准进行创新。要根据学生进步的程度作为最新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学生有进步,老师一定要给他们正确的评价,以此来更好的激励他们去学习文言文知识,而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也会更好、更用心的去学习。
例如,学习《醉翁亭记》的时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课文,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法理解,如果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分解开来理解,可能口头表达出大概意思,可以代替翻译作业,多鼓励学生口头表达,给予表扬与奖励,学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转化评价主体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才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很多时候并不能给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用心去学习文言文,老师需要转化评价主体。让学生互相评价。如在诵读《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诵读,并在读完以后给出有效评价。对语句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更多不同的知识,学生的收获更多。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博大精深,是我国的特有文化。所以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体会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以此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润年.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9,(32):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