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产生了诸多弊端,新时代的社会需要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则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全面的能力。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基础的课堂,充分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全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生本课堂;小学数学
引言:在生本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地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提升的同时锻炼合作意识,保证学生的全面成长。生本课堂的目的便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当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积累习得的经验和各种能力。小组合作的模式便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合作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的对问题进行探讨,还能互相交流意见与学习的经验,为此本文将简单探讨小组学习在生本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教学一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个性化教学是培养具有个性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多样化的。在生本课堂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开展分层教学。其实我们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不同个性的学生通过互补或相似的方式设置为小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弥补性格上的缺陷,并能够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能够成为独特的人才[1]。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等进行不同的分组,一方面要将学生们之间较为活泼的学生和较为腼腆的学生分为一组,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遏制较为活泼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腼腆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尽可能地将每个小组的成绩和学习水平持平,引导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并能够为其带来更好的学习经验。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应用手工裁剪的方式来进行公式的探索,然而学生们有的动手能力较差,而有的则思维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又拥有着其他方面的各种能力。我们将这些学生通过不同的性格能力进行分组,学生们在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将他们的缺点进行补足、优势得以发挥。
二、注重学生的思维引导
在生本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最难以进行的便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我们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时,课堂教学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方向则无法保证。而在新的教学理念和生本课堂模式下,这一部分往往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们在习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培养各种思维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维能力和空间几何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与思维模式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为了在生本课堂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们要通过问题驱动式的方法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探讨。小学数学的小学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而且所学的知识也较为简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的思维不断深入,对问题进行逐渐深入地思考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思考,例如一个人拥有100块钱的外债,这个如何通过数学的方式进行表示?当学生们的思考有一定进展时,我们便可以引入零下摄氏度这一概念,让学生们可以朝着负数的方向进行思考和讨论。当学生们对复数有最基本的认识后,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思考,询问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负数。在这样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将会对知识有一个渐入的过程,更好地从已知的知识向新知进行习得。
三、注重构建生活化情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应用,而核心素养理念的主要内容便是引导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拥有必备的知识与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递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们是否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新时代教学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开展生活化教学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构建合适的情景,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将生活中的现象于课堂中再现。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更好地体现和应用。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帮助学生们通过自己身边最为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们逐渐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知识。我们可以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物体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融入到课堂中,也可以结合家校共育的方式引导家长与学生多观察和感悟生活,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生活化情境的导入更是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则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进行消化[2]。
例如在《认识更大的数》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中知识的教学,学生们对于大数的概念和认知会停留在表象,他们无法更为准确地认识到这些数字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首先我们可以将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货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字较大的货币学生们可能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可以用质量单位进行转化描述,将一定数量的货币的质量进行描述,然后用同等质量的其他物体进行代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大数。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教学告知学生们,我们手上和身边物体上的细菌是以亿计数的,在传达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注重卫生。
四、引入学生的兴趣内容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要以兴趣为最基本的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每个人的兴趣却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们在生本课堂中得到最好的体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制定教学方案,以兴趣为基本单位对小组进行最基本的划分,然后学生们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和训练内容。
在兴趣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故事动画游戏等一系列方式,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开展。我们可以定期地组织课后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以课题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鼓励学生们选择自己心爱的方式去进行学习。
结束语:生本课堂的开展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个性化的发展。此时我们便需要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构建对教学模式,要善于利用分层教学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和情景化教学法,通过这些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思维能力的成长,实现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开展,并针对学生的兴趣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焕莹.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4):100.
[2] 袁立帑. 浅谈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