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洁华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腊圃小学
摘要: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如今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城市里的教育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也在无形之中拉开了差距,农村的教育业虽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则是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鸿沟。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没有被重视起来,再加上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这些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泛滥的情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小学教育
一、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的具体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工厂务工,所以农村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这是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家庭教育的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家长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家都知道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能影响人的一生。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词语叫做原生家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之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很多违法犯罪的人的童年生活都是不幸福的,不健康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的人生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初步的判断,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父母外出务工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一,父母外出务工会导致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小学生,老人的思想比较老旧,不能与小学生更好的沟通,这就会让小学生的沟通能力下降,最后老人没有办法知道小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会让一些问题隐藏起来,比如说校园霸凌、儿童骚扰事件的发生,这些问题都会在小学生稚嫩的心中刻上深刻的烙印,甚至成为他们此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其二,家庭环境的差异让小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很艰苦,一个班上的学生之间的家庭贫富差异较大,小孩子也是会有攀比心理的,若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的纠正这些不好的想法,则会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自卑的种子,羞愧感和自卑感会伴随着他们成长,这是很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社会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留守儿童会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对去上学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而造成他们成绩不理想而早早进入社会,并渐渐的变成社会问题少年,他们也会对在校就读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让别人对农村学生的认知产生偏见,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消极的情绪,最终在他们互相的影响下造成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问题少年,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三)小学方面对留守儿童家的心理健康影响
小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小学生灌输知识,更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然而这比教育知识更难,很少有老师在灌溉知识的同时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人不觉得小学生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他们的普遍想法就是小孩子天真单纯,应该不会有烦恼,这就造成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鸿沟,小学生即使是有什么烦恼也不会与老师分享,老师也无法直接了解到小学生内心的烦恼,这就加大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二、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
(一)平等对待留守儿童
孩子是天真的,也是敏感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的小学生更加的早熟,他们早已经见识到这个社会的残酷。所以不要不平等的对待他们,他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周围环境对自身的态度。
生活对他们已经很难了,若是因为他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而让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对他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他们会变得怨恨,怨恨社会的不公平。就像变形记里面农村的主人公在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之后,他们变得怨恨,怨恨社会,怨恨父母。所以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里面的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老师是一个人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老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更能学会是哪个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与别的学生相比,留守儿童更加依赖老师的教导,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他们是缺乏家庭教育的,所以老师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在他们的人生里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二)对留守儿童倾注真情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是极其需要爱的,他们比别的学生更加需要来自外界的爱。小学老师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知识,更需要教导他们怎样去爱,学会去爱。现在很多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失去了来自家庭的爱,并且他们在学校也没有得到爱,最终他们变成了不会爱的人,这样的人生最终是会以悲剧结尾。所以老师在学校应该给予他们爱,用自己的真情来对待他们,告诉他们爱自己和爱别人。而不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去教育留守儿童,这样会让原本就敏感的内心,变得更加的脆弱、自卑,最终出现和期望相反的结果。他们会变得叛逆亦或是沉默寡言,最终造成大多数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早早进入社会。所以,老师需要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倾注真情,在引导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爱,这样做让他们能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为他们原本不太幸福的童年添上一抹鲜亮的色彩[1]。
(三)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平台
现在,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没有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并且他们的监护人因为与他们的代沟很大,只是一味的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会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所以,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任就落到了老师的身上。
一方面,老师要组织留守儿童展开积极的文体娱乐活动。用丰富的课余生活来填补他们心理上的缺失,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健康的实践活动中。
另一方面,老师要针对留守儿童使用合理的辅导方法。毕竟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基础,特别是留守儿童,在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基础是比普通学生要差。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照顾到他们的基础。若是不考虑他们的基础程度,留守儿童在上课的时候会比别人反应更慢,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对学习不自信,在学习中丧失主动性,最终导致他们放弃学习。课余的时候,在班级上设置悄悄话信箱,让学生把心理话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老师,这样老师就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情感动向,这样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2]。
(四)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对普通的小学生更加复杂和艰难。故老师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紧密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的情感动向,这能有效的解决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家长更加重视和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多向他们反映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以及情感的真实情况,让父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他们孩子的思想变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确引导留守儿童[3]。
结语:留守儿童在我国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失败的小学教育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的崩溃,所以小学教育很重要。而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众多,我们应该积极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这不仅是对他们人生的重视和负责,更是对中国教育负责。而且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更加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永能, 叶妙企, 黄永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效性研究[J].幸福家庭: 教育论坛(5) :44- 46.2019.
[2]安诉红.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3) :126- 126.2018.
[3]周红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金田, 20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