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明
广东省五华县万龙中学
【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会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发挥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来为班级创造荣誉,并享受班级荣誉带给自己的骄傲,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规范自身行为,不做为班级抹黑的事,当学生在心中有了充分的集体荣誉感后,在学习中也会更加自觉团结向上,各种活动中也会争取为班级赢得荣誉,让集体变得更加具有凝聚力,班风会有所提升。
【关键词】集体荣誉感 初中班主任 培养策略
【正文】初中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好玩心较强,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来限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主动的为班级进行荣誉争取是当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最快且最有效的一种途径。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领头羊,要多方面的为学生着想,跨越年龄的鸿沟,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想法,并主动的结合当今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奖惩分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精神教育出发,举办多种活动增加学生的凝聚力。
一、举办多种活动。
学生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同老师同学共同度过,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为了提升班级凝聚力,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很有可能有些同学对于竞赛活动等充满了排斥,教师要学会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利用自身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积极性。初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好玩性较强,教师可以举办运动会,联欢会等,在活动中观察班级内学生当前的状态,并根据当前的状态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划分,如可以分为积极参与活动的、不太参与活动的、始终不愿意参与活动的,对于不参与活动以及始终不愿意参与活动的,教师就可以在课下同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这些学生的想法,对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教师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并且信服于教师,就会更想为自己的教师赢得班级荣誉。在活动举行过程中,班主任也要经常的为自己的班级加油鼓励,让班级里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班主任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在活动最后的评分过程中,无论学生取得的评分好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通过集体努力获得荣誉感的成就,这种成就会促使学生更加融入集体,同时在评分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保持足够的公平公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的缺点和优点,对于优点继续保持,而对于缺点就加以改正,学生能够在集体中获得进步,这也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由于班内的学生人数较多,班主任很有可能会造成对于某些学生有观察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之前,最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班内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必须能够明晰集体荣誉感并不是一个人达成的,而是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一切都是与自己相关。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在得到实践锻炼过程中也要意识到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就不得不放手一些事情让学生自主操办,而班主任也不是说完全不管,可以用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班主任本人不能对学生带有偏见,要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进行荣誉的争取,当前很多学校的比赛很可能都是有参赛名额要求的,教师很有可能把这些名额给了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受到集体的排斥,获得机会的学生也不会自主团结学习差的学生,因此,教师本人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思想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集体荣誉价值观,增加班级凝聚力。
三、经常鼓励表扬学生。
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在学习上也会变得更加积极,而对学生进行肯定,就需要教师经常观察学生的各方面行为,从学生的小事开始重视,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而为了使鼓励和表扬这一方法达到的效果更加显著,教师就可以利用行为小组划分的方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划分小组来进行管理是当前很多班主任应用的一种方法,把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进行小组划分,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监督,加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行为的规范,还培养了学生在小组中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在为学生划分行为小组以后,教师要让小组成员内部以及小组之间找出对方的优点,培养和谐的班级风气,让学生之间互相认可,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要培养每位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进行行为规范性,并学会引导他人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班内划分行为小组,选拔出优秀的组长,通过小组来规划班级。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也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通过为学生营造一种温暖的氛围来让学生自觉养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足够融洽,还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班级荣誉意识,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黄家晔.依托校园歌咏比赛增强班级凝聚力[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4):133-134.
[2]陈青凤,陈沚欣.基于群体心理学的班级共同体建设[J].许昌学院学报,2020,39(04):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