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淮1 李君凤2
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毕业班临界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家长期待、社会高要求的压力,极易产生较强心理问题,如焦虑、浮躁、紧张、厌学等。循序疏导、激励促进毕业班临界生的心理疏导问题,有助于培养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本文浅论毕业班临界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借助疏导结合、目标制定、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等,旨在引导学生宣泄情绪、树立自信、形成应试心态、强化抗压能力,进而有效疏导毕业班临界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毕业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激励措施
引言:
《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调研报告》中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心理[1]。毕业班临界生承担学业压力、成长压力、家庭压力,他们的考前焦虑等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加强毕业班临界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落实德育教育要求。
一、毕业班临界生心理现状
通过对本校毕业班临界生展开为期一月的观察、访谈,了解毕业班临界生心理状态较差,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精神压力过大,情绪得不到发泄。情绪决定着心态,部分毕业班学生多以刷题为主,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长辈期待值高等,致使学生压力过大,却无发泄渠道,进而负面情绪越积越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2]。(2)考前自信缺乏,厌学心态堆积。部分毕业临界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时刻处于成绩对比、成绩决定人生的紧张氛围中,紧张、焦虑、不自信等易使部分临界生走上厌学道路。(3)抗挫抗压能力差,应试心态不足。部分临界生抗挫抗压能力极差,分数不符合预期、与人矛盾争吵、被批评等,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崩溃大哭,致使心理防线崩塌。抗压抗挫能力差也导致学生应试心态错误,太过紧张、太过在意而致使学生精神紧绷,应试时愈发出现问题。
二、毕业班临界生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一)疏导结合,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
毕业班临界学生负面心理情绪堆积,但因他们没有正式发泄的渠道,哪怕受了委屈也只能埋藏在心中,进而导致负面情绪越积越重,最终影响毕业临界生的心理健康[3]。疏导结合、循序疏导、以导指引学生们合理宣泄内心情绪,宣泄情绪后再树立坚强、乐观心态,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可在班级里为学生开辟这样的宣泄场所和情绪舒缓活动。
1.积极情绪暗示栏。教师将暗示栏放置在黑板旁边,师生可以一同利用便利贴写下自己看到的积极情绪故事、名言、案例,学生们互相浏览、观看,正确转变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哭笑中宣泄情绪。如1911班陈浩华每天定时在情绪栏张贴“今日笑话”的小故事,包括但不限于从新闻中选取的爆笑新闻、小段子、小短文等,学生看完后会心一笑,压力得到舒缓,情绪变得更为积极和乐观,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趋于良好。
2.情绪宣泄点。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个可以大声哭泣、求安慰的场所,比如操场跑道、音乐室、教室等。教师引导学生们在晚自修、课间时间去跑上10-15分钟,在慢跑中舒缓压力;学生也可在音乐室大声歌唱,唱出压力、紧张、不满,宣泄情绪完毕后以积极心态面临升学考试等。毕业临界学生能第一时间宣泄、舒缓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
(二)优化目标制定,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自信
部分临毕业的考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当预期目标得不到满足时学生的自信心将被打击,心态负面、情绪崩溃。
针对临界学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其制定考前提升方案和和分段小目标,引导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找准自身知识薄弱点,在巩固提升中提高分数;借助分段小目标激励学生步步提升、超越,进而树立学生正确应对考试和学习的心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如班级学生小李成绩中等,但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在接连两次考试不符合预期后,小李出现了撕卷子、不交作业的心理问题。了解小李情况后,教师结合小李的薄弱点制定了复习大纲,同时引导小李一同制定下次考试的小目标,如“单科分数+5,总分+20”等。下一次考试时小李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出现兴奋和快乐的情绪,学习自信心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习也愈加积极和乐观,能够正确面对考试和升学。
(三)团体辅导,培养学生正确应试心态
升学是学生人生中较为重要的考试,但部分毕业班临界学生过于重视考试、紧张考试后,容易在考场上出现焦虑、紧张、呼吸困难等多种问题,学生无法正确调整自己的应试心态,致使考试出现问题,影响毕业临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情况展开团体辅导,借助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考前心理咨询等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应试心态。
如以主题班会为例,教师开展“应试能力知多少”的班会,在班会上引导学生们了解考试的重要性,其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形式,但却并不是检验学生学习成败的唯一标准。学生有了对考试的认知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视频、小故事、考试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坦然面对考试。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著名的积极心理故事“秀才赶考”,来激励学生们以积极心态面临压力。如秀才进京赶考做梦、解梦,听到解梦先生白搭、多此一举、没戏的言论后,秀才情绪低落,准备回家不考了;但听到客栈老板的高中、有备无患、翻身的机会来了的言论后,秀才精神抖擞,情绪积极,高中探花归来。毕业临界学生看到小故事后大受震撼,了解了考前积极心理的重要性,进而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坦然面对考试,形成正确应试心态。
(四)心理建设集体活动,强化学生抗压抗挫能力
毕业班临界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面临小问题、小挫折的时候都易崩溃,情绪极易负面、消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心理活动,引导毕业班学生直面挫折、应对挫折,进而战胜挫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战胜挫折的勇气,疏导毕业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可在节假日开展远足、郊游、军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借助活动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如在远足活动中,笔者带领学生徒步背书包走路10公里左右,在抵达目的地后学生自己动手野炊、吃自己所带吃食。班级学生小舟就笑着说:“远足时我们面临体力不支问题,到达目的地后更是动手能力较弱吃不上食物,但是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导,我们后来自觉调整走路姿态、主动寻求食物。远足后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面对很多挫折。”
借助丰富的心理建设集体活动,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与强化,促使毕业班临界学生明白考试的挫折和压力可以战胜,有助于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助力学生更积极地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助力学生的健康积极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毕业班临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受到教师广泛关注,教师要把握这一阶段学生压力大、应试心态不足、抗挫折能力弱、情绪失控等问题,采取多种疏导措施。利用积极情绪暗示栏和情绪宣泄点,在疏导结合中引导学生宣泄情绪;通过学习目标制定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借助团体辅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应试心态;借助户外心理活动强化学生抗挫抗压能力,在循序疏导、激励促进中有效疏导毕业班临界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蕾. 毕业班学生焦虑心理的疏导探究[J]. 成才之路,2017(19):19.
[2]王敦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论毕业班学生考前焦虑心理疏导[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7(2):39-40,69.
[3]谢维兴. 福建省中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