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力元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广东梅州 514299
摘要:单亲学生的教育不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用爱心架设感情互动的“大桥”,打下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单亲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随着社会的变革,离婚率不断升高,导致有许多单亲家庭出现。单亲家庭是先天性的、不健全的家庭,单亲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据报告,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4%-10%,这些学生之中约有20%是学困生,约有50%是身心不健康的学生。校园里面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都分布在这个群体。这些学生不仅冲击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其身心状况,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教育。
1单亲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单亲学生大致有下列几种性格:①寂寞优柔型︰不愿交谈、害羞、自卑、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整天把心锁在寂寞的宫殿里面,学习成绩往往很低;②放任型:主要表现为思想涣散,为所欲为,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漠不关心,经常犯错、旷课,爱说谎,学习成绩差;③偏执易怒型:情绪焦虑不平稳,喜怒无常,为小事情与同学和老师激烈争执,没有学习的爱好,成绩糟糕;④质疑一切型:对同学和老师的表彰和批评反应笨拙,没有荣誉感,学习自主性差;⑤老成型:这类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中上,但他们年少的心一直扛着大家庭的包袱,深感被双亲抛弃,为家庭断裂深感羞愧,经常表现出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稳重。
单亲学生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内心的自卑感和缺乏安全感。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骄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是万能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单亲家庭的孩子自然没有这种优越感。孩子内心的自我认知是: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所以,我不想和别人提起我的父母,心里充满了自卑。(2)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缺陷,压抑的情绪无处发泄,因此表现出暴躁的气质,他们的心就像晴雨表,遇事阴晴不定,常常会咄咄逼人、冲动、打架等。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团结、互助、包容、合作之心。敏感、狭隘、固执的性格,使他们总是以严酷和防御性的心态冷酷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存在误解和偏见,经常伪造和夸大周围的不利因素,这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极端行为。(3)因为不完整的家庭,他们嫉妒同学们谈论父母,谈论温暖的家。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拒绝他们,没有爱的感觉,与周围的人缺乏情感交流。他们常常将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劝说视为恶意行为。他们愤世嫉俗,语言极端,行为过度。他们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做事充满敌意。
这些学生大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对周围漠不关注;厌学;嫉妒;叛逆。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交错在一起,让他们有时不顺从教育,经常打架闹事;有时他们会把对双亲的不满宣泄到同学身上,欺凌他们,制造各种麻烦;有时他们会宣泄焦虑,故意在学校中闯祸,以引发教师和同学的留意。他们很难考量处事的危害,难以抵御不良诱惑,喜欢打破规章制度来寻求刺激和心理的满足。很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对此,班主任可使用下列方式展开教育。
2班主任对单亲学生教育的方法艺术
(一)情境感染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
获得老师的关注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这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显得更加重要。首先,班主任要不懈地为单亲学生创造一种无歧视的班集体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没有敌意,洋溢和谐和美好,让爱填满单亲学生受伤的心灵,培养出博大、诚恳、深邃、稳定的自我。用看似平淡,实质浓厚而深沉的爱,维护单亲学生的尊严,如双亲般关怀和爱护学生。激励的表情和爱抚的姿势,诚恳的赞颂,甚至是一个笑容都会引起他们心中的巨变。班主任要用情感打动个人,让他诉说自己的感情,宣泄心中的痛苦,减轻生理冲击。其次,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作用,“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班主任要引导班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那些单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嘘寒问暖和信赖。当这些学生患病时,老师要特别注意邀请班长和课代表以及同学交替补课,率领同学们去探望他,给他击败病痛的勇敢和意志,使他在一个洋溢情谊的班级里面感受温暖。他们会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充满爱,而不是沉浸在家庭的不幸中。这时,他会觉得自己在班级中有了一定的位置,并且享受这种由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逐渐抹平心灵的伤痛,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二)榜样示范法
年轻人充满幻想,善于模仿,有可塑性。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身边有相同经历的老师和同学讲述自己成功的经验,可以树立起单亲学生战胜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走出困境。也可以介绍一些有相似经历的伟人、科学家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例子,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和模仿,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自我欣赏的方法
班主任应当通过准确的研究学生的性格特征,协助学生喜爱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充份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班主任要重视他们的改变,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遇,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并燃起一股变得更好的意愿。意大利教育家费雷内说,班主任可通过一些社会活动使“问题学生”变得更加“有用”。例如足球、象棋、歌唱等赛事,让他们尽情发挥,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让他们“脱颖而出”。班主任要多鼓励他们,引领他们认为“我行”,增强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在成功的激动和喜乐之中充分肯定自己,在公平竞争的气氛之中获得幸福感。
(四)委以重任法
班主任可“指派关键使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如班干部选拔、出任学会或社团主要成员、举行文体活动或作为学校代表参赛等等,要注意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不仅有利于他们重拾尊严,建立信心,而且有利于他们把目光放到学习上去,逐渐去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强化他们与老师同学们的互动。
(五)加强沟通方法
班主任不懈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建议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温暖的同时,面向家长展开工作,劝导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悲伤和苦恼多余地曝露在小孩眼前,减少给他们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冲击。建议家长改变传统的大家长作风,碰到难题时多与小孩探讨,让小孩感受到双亲的重视和关怀。同时,要避免因为家庭不完整而对学生过于关注和疼爱,要着重培养小孩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总而言之,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融合,单亲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3总结
班主任要因材施教,针对单亲学生,要实行细腻的教育方法。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在生活中为他们做一些好事,向他们分享经验和见解,用爱开启学生的心锁,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庄颖. 以爱浇灌桃李满园——浅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和教育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7, 000(016):226-226.
[2] 梁瑞益. 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浅谈班主任如何关注单亲学生的成长[J]. 新课程:教研版, 2014(4):21-21.
[3] 高霞. 浅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J]. 新智慧, 2019, 000(031):P.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