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培养社会责任感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霍红韦
[导读] 社会责任感是刻画学生性格的根基,是培育学生彻底转型的动力。
         霍红韦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刻画学生性格的根基,是培育学生彻底转型的动力。培育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是高中现阶段最关键的目的。从中国高中生物通识科目来看,要保护环境、爱惜人类、重视热点、重视社会制度义务、提升生存空间、克服生存难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社会责任感;校本课程
         社会责任感是量度一个人优秀品质的规范,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根本。在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9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的主要品德》整体架构之中,明确指出“社会责任”是18个主要品德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教育的战略性题材中,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把品德培养放在第一位。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素质教育之中最关键的环节。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利于构建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常日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要将生物教学与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培育师生的社会责任感,竖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生存意识和观念。
1概念定义
1.1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表述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情景之中,一个人从情感和感情之上关注他人。社会责任感可看做是一种道德感情,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人们良心在人们社会制度之中的确切反映。
1.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高中全日制教育为基础,根据本区域特征邀请的额外科目。校本课程往往由高中团体相关教师员工演绎,制定之后立即实行,校本课程的精简必须引人注目创意的特征,这与本区域的特征高度一致——既要使其具备特点,又要符合具体需求。
2注重学科特色,培养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立即探险生物经验的技能,使这些学生在校本课程之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从而探寻更多的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的感情获得培养,使命感和正义感获得培育,对生物的爱好获得激励,使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科目的研习,更好地培育社会责任感,例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生态知识同社会环境污染结合起来,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完成对学生良好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生态学相关知识和生物圈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能够拥有环保的社会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祖国的绿色环境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同时,教师可以列举社会上猎杀野生珍稀动物、滥杀海洋生物、过度开发森林树木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此过程中形成浓厚的社会责任感。
3在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措施
3.1从保护环境角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物教材内容牵涉生态系统框架、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工程规划等,教师需大力引领学生从重视新闻媒体、生活实践、网上搜寻等多种领域收集数据,实地考察等方式,多样研习情节,扩建自然资源,为学生获取研习机遇。例如通过观察海洋污染和过度采矿淤泥导致的损害,激励广大学生立即保护环境的自主性,要向学生展现现实、细腻、确切的个案,让学生感觉到个案造成的震惊,然后分散探讨。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树立起坚定的环保理念。比如,在解说蛋白多样化和一致性的步骤之中,教员要从爱惜人类的视角培育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从所学细胞知识中向学生进行提问,进而过渡到生物的多样性 ,使学生们从人类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感受到大自然中的千变万化,理解只有多样性的生物环境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让自然泉圈 更好地发展下去。

学生在了解自然资源有限、容易被污染等种种 环境污染现象之后,会在脑海中形成浓厚的环保思想,从而能够在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开展生物知识的落实,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履行自己的环保使命。
3.2从珍爱生命角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今天的高中生物教科书之中,自然科学品质越来越受注重,著重对教学全台步骤的研究。通过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探究,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用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细胞的癌变》的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之中,我们可应用自己的经验展开理智辨别,提升防病感受,通识校本课程可从细胞癌变的教育之中派生出,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在认识致癌物原因的根基之上认识药品添加物对血液的损害,然后通过报告商品之上常见的药品添加物,查看有关数据,科学分析食品添加剂对血液的损害,同时,展开社会制度义务高等教育,让学生重视人类生命的含义,爱惜自己的生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3.3从社会热点议题设计校本课程培养责任感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跟上时代转型的脚步。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些重点带到教学之上,广阔师生的视线,培育师生判断是非的技能,并根据这些重点设计师校本教学的题材,让学生竖立助人为乐的感受,全心全意为社会制度业务,热爱祖国。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讨"鼓励生三胎"的社会新闻。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严重,国家出台“三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三胎政策”如何才能够改变老龄化的趋势?同时,通过三胎政策能够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改变?学生在面对这个社会问题的时候,需要通过从生物学思维的角度出发,用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作为解释这个问题的基础,向学生们展示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种将 社会热点同生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感到十分有意思,经常会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挺入迷 ,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生物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4利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校本课程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紧密有关。通过掌控生物学有关理论知识,融合自然科学转型的校本学科,学生可处置一些生存之中常用的难题,如酿酒、奶酪等,不仅激励了师生大力探险经验的自主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技能,使学生能将所学经验运用到具体生存之中,扩展和伸延经验,从而克服一些具体难题。在校本课程内容之上,教员必须创设教育情景,并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使高中教育更有系统性。同时,师生要积极培养实务和感受,从大家庭和高中领域角度,彻底加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4总结
高中教育仍处在基础教育种,是学生进行道德培育的关键时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教育观念,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著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除此之外,要大力强化对学生内在道德观念的提升,增进学生对外在道德规范的遵循,大力提升学生的社会制度正义感和使命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引领,从而使教师自然科学地引领学生,为师生竖立正确的道德规范。校本资源是一个学校中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 并且还附带有该学校所处区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但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都忽视了校本资源的多样性, 实际上, 利用各种各样的校本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出学校的社会责任感, 使其在享受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 领会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聪. 利用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培养社会责任感[J]. 理科考试研究, 2019, 026(004):61-62.
[2] 杨晓霜, 梁思恩. 高中生物学社团课程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以"海洋保护社"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3).
[3] 乌瑶.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4] 戴蕊.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初探[D]. 天津师范大学, 2015.
[5] 王建. 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校本课程的应用[J]. 科学中国人, 2014, 000(003):199-199.

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新高考背景下“社会热点中的生物学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课题类型: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18040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