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
云南省宣威市复兴街道第二小学 655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从经济上和心理上多关爱生活困难的学生,争取让更多的贫困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和帮助,加大资助育人的工作力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把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资助工作;学生;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尤其是贫困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客观原因,经常会有自卑、焦虑、偏激等不良心理。小学在对贫困小学生进行资助时,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生活问题,更要多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贫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帮助贫困小学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一、小学资助工作的现状
1、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国家资助政策不了解
面对国家资助,很多小学生和家长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制度了解不多,不知道贫困生认定的条件,很多家长都在争取资助名额,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不到国家的资助,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却受到资助;不清楚国家资助贫困生的目的,对助学金的使用不当,未达到助学金支持学生教育、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目标。
2、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和不良影响
小学生的年龄还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很多小学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生活困难。小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学校的资助工作,会容易加重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这类小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情况。
3、学校教职工的资助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学校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时,重点都在关注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往往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助学金能够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的困难,但是无法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压力。
二、提升资助工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贫困资助政策宣传,落实贫困生认定
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求学之路非常重要,关系到我国新一代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1]很多小学生的家长都没有了解过国家的贫困资助政策。
在小学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领导就应该对学生家长全面的讲解国家资助政策,为每个学生发放一份资助政策的解说书,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需要帮助的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国家的助贫政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让那些有家庭变故和生活经济困难的小学生能够知道如何申请资助,并且让他们申请到资助名额。学校也要一一核实贫困生的家庭生活情况,让那些真正需要国家资助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
2、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在对贫困小学生进行资助的时候,要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在落实具体的资助工作时,能够保护贫困小学生的隐私情况,缓解小学生的自我符号构建,帮助他们净化校园内部环境,引导他们价值观的正向发展。[2]学校领导要调查贫困小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是否属实,还需要对贫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要了解该小学生是否有一些异常心理状况。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贫困小学生,学校要鼓励他们一如既往地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待一些有异常心理状况的小学生,相关老师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引导他们面对贫困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他们的错,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努力学习。老师要公平看待贫困小学生,不能歧视他们,要多帮助、多理解他们,帮助贫困小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3、重视资助育人功能
在完成学校各种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要重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学校领导要完善资助管理机制,让资助育人工作可以精准发挥其核心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3]学校领导要加大对贫困小学生的精神帮助,改善他们心中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促进贫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小学生养成自强拼搏的精神。
学校要逐步完善学校的助学制度,搭建贫困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平台。很多贫困小学生受经济困难的影响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无法正确的评估自己,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学校要积极引导贫困小学生改善对贫穷的认知,让他们懂得贫穷不是自己的责任,经济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贫穷才值得恐惧;要积极引导贫困小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情况,接受现实,肯定自我;引导小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提升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学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和老师不仅要关注贫困小学生的生活经济困难,更要积极关注贫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领导要加强宣传国家的贫困资助政策,争取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都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学校领导要保护贫困小学生的隐私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保证每一位受资助的小学生都能够有良好、乐观的心态,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琴.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1(06):46-47.
[2]张磊.小学贫困生的自我符号化建构与纾解[J].教学与管理,2020(05):13-15.
[3]徐颖,张淼.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资助育人协同管理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1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