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旖旎
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102600
学唱爱国歌曲是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学唱爱国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从歌曲中汲取精神力量,产生心灵共鸣。可以说教导学生唱好爱国歌曲是传承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同时也是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演唱技能的一种巧妙方式。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学好、唱好爱国主义歌曲,探求其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一、为什么要唱好爱国歌曲?
(一)铭记奋斗历史
爱国歌曲涵盖了工农革命、抗日救亡、解放战争、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多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针对中、小学生加强爱国歌曲的普及与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在学习和演唱爱国歌曲的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等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爱国歌曲的传唱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铭记党的奋斗历程,从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学生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教育价值。
(二)发挥德育功能
每一首优秀的爱国歌曲流传至今几乎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人民的反复传唱中日益精炼、成熟。这既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艺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关注爱国歌曲教学,不仅可以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还可以通过爱国歌曲合唱、齐唱等多样的演唱形式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为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创设有利条件。
二、如何唱好爱国歌曲?
(一)了解歌曲背景
爱国歌曲歌词精练,内容积极向上。
因此,在演唱前,教师先要引导学生们了解所学歌曲的时代背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歌曲,帮助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能够熟悉作品,深入理解作品,把握音乐形象,借助音、视频教学设备,让每个学生脑海中都能想象出相应音乐画面。从而,在演唱时,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感情。
下面,我以《红星歌》的教学导入为例。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红星歌》是哪一部革命题材影片的主题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用问题引导学生们简要了解歌曲的背景;课堂中,老师再把歌曲的主要情节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述,重点介绍主角潘冬子的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的品格,让学生们演唱时能够以自豪的、坚毅的情感去进行演唱。这样的音乐课意义深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让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记忆长留于学生心中。
(二)体会歌曲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获得愉快地感受和体验”。因此,除了在演唱歌曲前要找准歌曲的情感定位,同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去引导学生反复地聆听歌曲。比如,在学生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老师可以播放着歌曲等待学生进入教室;在朗读歌词时,可以播放歌曲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等。也可以通过“聆听不同歌曲猜歌名”的小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中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之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获。
(三)掌握演唱技巧
在演唱爱国歌曲时,还要注意的是咬字、吐字一定要清
晰。由于歌曲的情绪不同,歌唱的咬字、吐字也会有所不同,课堂中,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还应提醒学生贴近演唱歌曲的感觉,注意用高位置去朗诵歌词。通过朗诵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感定位,从而找到歌唱的感觉。
结语:一首首爱国歌曲,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承载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涵养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在中、小学推广爱国歌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够真正热爱演唱爱国歌曲,唱好爱国歌曲,在歌唱实践中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