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陈英
[导读] 文学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表现的更加艺术性,能够给予读者知识层面、精神层面更好的熏陶。

        陈英
        重庆人民(融侨)小学
        摘要:文学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表现的更加艺术性,能够给予读者知识层面、精神层面更好的熏陶。儿童文学不同于成年文学的晦涩、深奥、抽象,其基于儿童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等特点,不仅语言表达更精炼、易懂,而且表现手法活泼、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可爱,故事情节丰富、有趣。儿童文学的运用对小学生成长、语文教学工作开展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先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科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现状,对策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激发其想象力,还能够锻炼小学生思维发展,拓展其视野。然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儿童文学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
        一、儿童文学运用现状
        (一)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低
        首先,儿童文学虽然在儿童的眼中丰富又有趣,但是在教师眼中比较简单,甚至幼稚,因此很多教师难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欣赏儿童文学,不能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仅仅将其作为了普通的教材内容来讲解,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降低了学生兴趣。其次,部分教师不能快速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及手法上还延用旧课标,对儿童文学不够重视,影响儿童文学作用的发挥。再次,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儿童文学运用的相关培训,对其价值、运用方法等均不熟悉,在讲课时并未深入挖掘其内涵,导致运用效果不理想。
        (二)未抓住儿童文学特征
        儿童文学传播的知识、价值观、艺术个性以及美学品质等方面都与成人文学不同,但是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的时候却采取了运用成人文学的方式,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点及接受能力、学习需求等来考虑,导致传播的知识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宣传的价值观小学生无法认同或者不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生无法从儿童文学中获取对自身学习、成长有益的因素,从而使儿童文学失去了意义。


        二、儿童文学运用对策
        (一)提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考虑面对的群体,面对小学生和面对初中生、高中生,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的方法、方式,以及教学时的态度、语言表达等都是不同的。儿童文学素养指的是儿童文学的知识储备以及对儿童文学的认知,教师只有储备了大量的儿童文学知识,比如教师了解各种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对其儿童文学整体以及各类作品的意义、内涵、价值、特点等有深刻的认知,才能有效的运用儿童文学。首先,教师在儿童文学的运用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个观念要与现代的儿童观相符合,比如儿童的精神追求、儿童的审美能力、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等,还要与现代的儿童教育观保持一致,比如儿童的身心发展要求、儿童教育目标等等。其次,教师要在课余时间主动的阅读大量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接触各种题材,还要阅读国外优秀作品,以拓展阅读面和视野。再次,教师要对儿童文学的艺术性、内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升自身对这类作品的鉴赏能力,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传输给小学生。
        (二)结合儿童文学特质教学
        首先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其中明显的体现就是儿童情趣。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时要对其中的儿童情趣进行深入挖掘并将其充分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体验到作品中表达的童真和乐趣。对此,在小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时,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将自己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情感。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和小学生交流,了解小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阅读的感受、看法等,从而对其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加强学生阅读体验。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其儿童情趣通过不同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各式各样美丽的脚印得到了丰富、生动的展示,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画出这些脚印的形状,以增强教学趣味,提升小学生美学素养。其次,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其特质是不同的,比如民间故事、童话等题材的特质是“幻想体”,《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就属于这类;童谣、童诗、儿歌的特质是“韵文体”,《上学歌》、《绕口令》就属于这类;另外还有科学体、散文体等题材。针对不同作品的特质,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其价值和重点,比如儿歌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把握好节奏、发音。寓言故事的教学重点是其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分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加强小学生的理解。还有《海底世界》这种科学体的教学重点是丰富学生知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功能展示海底的样子,让学生对此形成深刻印象。
        三、结束语
        要恰当、合理、有效的运用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先加强对儿童文学的重视,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提升自身儿童文学素养,比如知识、认知与教学能力等,同时根据儿童文学特质来明确教学重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中.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9):147-147.
[2]张熙. 刍议儿童文学及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 000(011):P.13-14.
[3]陈晓旭. 从儿童文学的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J]. 赤子, 2019, 000(004):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