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鹏举,
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摘要:小组合作是顺应新课改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从小组合作的视角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构建数学生本课堂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一、前言
生本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所提出的一种新要求。生本课堂主要遵循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改进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而学生则获得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整体来看,生本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群体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视角下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作用
生本课堂的构建十分符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目标,并推进我国小学数学课程进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依托的是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而学生长时间地依赖于老师和课本,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难以提高。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组建学习小组,进而构建生本课堂,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观念;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且深入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当前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作出细节调整。
三、小组合作视角下构建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虽然教师也会适当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但进行小组划分时,大多会采取就近原则,让前后桌或左右邻桌的学生临时组成小组。此种分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性格特点,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模式的真正作用,则必须要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组内同时配备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且为每一个小组都安排至少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可以带动其他小组成员来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笔算除法的相关课程时,可以为小组内的不同成员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直接的乘法口诀计算任务,如“240÷30”;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且探究意识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为他们布置难度更高的计算题目,如“432÷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醒成绩优秀的学生去主动带动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来督促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保证学习效果。
(二)鼓励合作探究,实践生本课堂
当完成小组划分任务之后,教师则需要始终贯彻生本理念,为学生打造出轻松自如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课堂。为此,教师应当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完成合作探究任务,在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神经细胞,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动态,多多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时,由于这一内容的难度较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忽视小数点、混淆运算规则等,整体的计算准确率有待提高。为此,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各个小组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当完成了十分钟左右的基础训练之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之间的比赛。抽选出一名小组代表进行抽题,每个小组都有三次计算的机会。第一次计算成功的小组可以得到三分,第二次计算成功可得到二分,以此类推。当比赛完成后,教师需要为胜出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此种新颖的比赛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由竞争所带来的紧迫感和刺激感,同时还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运算能力。
(三)组建信息化小组,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相较于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和计算任务,强大的学习兴趣可以为他们提供源源不绝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为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小学数学的课堂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信息化小组,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让学生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问题的设计环节中。
例如在教学有关表内乘法的相关课程时,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五分钟左右的《熊出没》动画,并引导学生以这部动画片中的角色为原型来共同设计数学题目,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熊大每天会吃四个苹果,熊二每天会比熊大多吃两个苹果,请问熊二每周会吃多少个苹果?在对数学题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其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例如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则可以将篮球加入到数学题中;有些学生喜欢吃零食,则可以在题目中加入零食元素。当问题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则可以将各个学习小组所提交的问题打乱,并分发给班级内的其他小组。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形式新颖有趣,而且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吸引到课堂中,让他们对日后的数学课程产生更高的期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小学数学课程也要做出适当的改进和创新。相信在小学合作教学方法的支持下,生本课堂的构建目标将得以顺利实施,以此来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海英.今天,你“生”了吗?——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本”教学策略[J].同行,2016(12):135.
[2]岳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7(2):101-103.
[3]马丽丽.浅谈借助小组合作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8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