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创新,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马雪冬
[导读] 创新是善于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语文课堂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
        马雪冬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中心小学
         创新是善于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语文课堂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者们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将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一.课堂设计思路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教学引入活动,比如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谜语、悬念、故事、小品、游戏,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导入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司马光》这一类课文时,可以采用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们会七嘴八舌地讨论,同时教师可以担任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发现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课堂中得到收获。在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大雪纷飞,狂风呼啸,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老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老战士真的是向战友借火吗?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
        二、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的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 教学《给星星正名》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 "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在课外阅读课《黄河母亲》之前,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前收集黄河有关的资料。孩子们回家都做了,上课时,我就根据学生选取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有关黄河时事新闻的一组,神话,传说故事一组的,历史故事一组的,……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这是一种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三、 教学手段的创新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 信息 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 教学过程的优化。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情感有时难以沟通。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让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准备了多种形式的资料,首先我放了一段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当孩子们看到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都激动的“哇”起来了,连连赞叹,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趁此机会我提出了几个大问题,并且让学生讨论回答:“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有什么?”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这课时,可以利用课件出示瀑布壮观的景象。配上豪壮的声音,此情此景,激发学生思考,产生情感共鸣。而且能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思维,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案。板书作为一堂课中在精华,浓缩的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把课文要表达深层意思和情感直观的显现在课堂之上。其次,板书形式应该以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图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再如 课外阅读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进行了两次板书,先是和学生共同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板书,此时我和学生整整写了一黑板,当 教学到"毁灭"这一部分时,学生看完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后,我引导学生说出什么被毁灭了,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擦黑板,当学生说完后,黑板也被擦得干干净净,此时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随后的 教学中,我在空白的黑板上又再次板书,最好的板书形成: ?
        圆明园的毁灭
        文化史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板书设计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也是课堂 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
        五、作业形式的创新。
        我们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追求一种统一化。比如:以前我们学生的作业多为抄写生字,组词,读书等。这样的作业有它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它并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可以对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比如:可以进行分层次的作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根据所学的课文,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我在教学完《自相矛盾》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来为自己设计作业,有的学生是创编童话故事;有的是续写这个童话;有的是写一写我想对它们说的话;有的是写的我更喜欢谁,为什么,等等。还可以让同桌互相布置作业。这样多形式的作业设计,学生有兴趣,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美、人物形象美、课文结构美、文学意境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学习目的向崇高的境界迈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