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萍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幼儿园,北京 102488
摘要:“皮影戏”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内涵。以其丰富的故事性、现场的互动性,同时兼具动手能力的培养、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等诸多优势于一体,更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和喜欢。但是,传统“皮影戏”远离现在幼儿生活实际,唱腔也较为复杂,唱词多用方言。如何传承这种民家艺术形式,让传统皮影戏创新性的应用于幼儿园课程当中,是当代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大班;皮影戏;主题活动;初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让幼儿在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及情绪态度;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社会性,并奠定健全人格的基础。”2016年,我园申报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活动传承民间艺术的实践研究》,在何园长带领下,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这一教育资源,在幼儿主动探索、充分体验、共同学习中获得良好习惯、能力和品质。皮影艺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得到合理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班级幼儿带来一个皮影人,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提出了许多问题,根据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探究愿望生成了“好玩的皮影戏”主题系列活动。整个主题开展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项能力,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让幼儿收获成功、自信、快乐。
一、皮影戏主题来源
一天,班级大妞儿带来了唐僧师徒四人的皮影人,孩子们看到之后,叽叽喳喳开始了讨论,王康旭说:他们身上的花纹真漂亮!姜美美说:他们身上的花纹是剪出来了,镂空的。张仪轩说:他们和我们看的动画片里的人不一样。栗晓彤说:这些都是皮影人,我妈妈还带我去看了皮影戏《三打白骨精》呢!张语洋问:“何老师,什么是皮影戏啊?”……快乐皮影戏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二、皮影戏主题开展
(一)家园共育,了解皮影戏的发展与演变
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与幼儿一起搜集资料,让幼儿了解到现在的影视艺术,如电影是由皮影戏和纸影戏演变发展来的,都是光和影的艺术。同时亲子共同制作各种各样皮影人、皮影戏小书投放在班级图书区、美工区,供幼儿欣赏、学习。
(二)欣赏尝试,了解皮影人特点与特质
皮影人欣赏从最初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了解皮影人的特点,如:镂空彩色花纹、侧脸人,衣袖比较宽大等等,为进行简单皮影人制作打下基础。大多数幼儿能独立制作一个完整皮影人后,我们在操作中发现系列问题,对皮影人进行了再欣赏,首先,从比较“买来的皮影人”和“自制皮影人”的不同出发,引导幼儿发现本质上的不同,如质地、操作灵活性等,幼儿在自主发现、主动学习,选择不同材料、纸质、改进连接关节部位等,让皮影人能更加漂亮、灵活,结实耐用。其次,欣赏分析皮影人角色的性格特征,为进一步制作、表演打下基础。
(三)集体讨论,共同合作创编剧本
1.确定皮影戏表演剧本内容。传统皮影戏的剧本内容远离现在幼儿生活实际,唱腔较为复杂,唱词多用方言。如何让传统皮影戏创新性的应用于幼儿园课程当中,选择哪些素材,是首要思考的问题。
我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幼儿最想用皮影戏形式演什么。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三只小猪》、《猪八戒吃西瓜》、《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故事或动画片。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将皮影戏与故事、动画片等相结合,大胆进行剧本创新与创编。
2.熟悉故事、小组讨论,集体创编剧本。熟悉故事情节、内容是剧本创编的前提和基础。熟悉故事情节包括熟悉故事主要情节、熟悉故事中主要人物特点、对话,这对幼儿语言能力要求较高。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实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完成皮影戏剧本创编工作。我们借助讲故事、看动画片、皮影表演视频、看故事书、绘画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故事情节等形式引导幼儿熟悉剧情内容;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分析整个故事剧情分为几场,尝试讲述各部分内容。之后各小组分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围绕主要人物、地点、对话内容、可以加入什么类型的音乐展开,老师帮忙做记录,初步生成剧本,整个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幼儿学习主动性,实现了大班幼儿合作化共同学习的目标。
(四)充分准备,进行精彩的表演
在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通过讨论、自荐、推荐、竞选等各种形式,自主分工,明确任务,共同努力,为精彩的演出做准备,体现了大班幼儿合作化共同学习的特点及发展水平。六一联欢活动中,班级幼儿表演的“俏妞妞”皮影戏舞蹈及“哪吒闹海”皮影戏得到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在亲子艺术游艺活动中,本班幼儿作为“小老师”为中、小班家长和幼儿制作皮影人活动提供指导与帮助,深受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孩子们又萌生了为其他班级幼儿表演皮影戏的想法,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皮影表演艺术团。孩子们分工合作,你们设计宣传海报,我们设计入场券,他们作为服务人员为观众服务……成功进行了年级组间的展演活动。
三、主题活动开展感悟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幼儿兴趣点、问题不断拓展深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鼓励支持幼儿不断探索尝试,让幼儿在与同伴、老师、家人共同交流、制作,体验制作、表演的乐趣,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增强了合作意识,获得了成功、自信、快乐。通过开展“快乐皮影戏”主题活动,孩子们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和了解“皮影戏”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并在探究制作与表现中对“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吴良忠.中国皮影[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3]韩晶磊.史娟茹 .皮影艺术之中国文化观《飞天》.[J]. 2012年第2期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幼儿园活动传承民间艺术的实践研究”(编号CBEB1609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