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赵欣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对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入措施进行探究。

        赵欣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外国语学校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呈现出了新的趋势,教育领域也是如此,那么教学在融入了更多元化的因素以后还继续保持原生态、保证传统文化的地位也是必须的。古诗词部分的教学在语文中一直都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重,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对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入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指有一定流传时间,并且能被社会广泛接受,有一定传承意义的文化内容,而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者是从属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古诗词教学而将更多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达到传扬文化的效果呢,这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的总结并探究方法。总体来说,古诗词特别是文言文类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学习困难,内容琐碎记忆量大,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还需要教师看到目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1 贯彻核心素养,传扬传统文化
        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教学改革后,“核心素养”一词被重点提出,我们如今的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只为了学会认字写字理解文章,通过语文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如掌握传统文化精髓、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等是必要的,因此,学生学习古诗词并不是会读会背即可,而是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鉴赏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到古人的写作素养,陶冶情操。总而言之,每个学科都有其各自的使命,在初中阶段,帮助价值观世界观待形成的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这就是语文要达到的育人目的。
        1.2 提升课堂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的教学从来都不只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因此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古诗词的教学也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必定能够达到升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效果。并且通过多层次多内涵的教学内容的传授,可以丰富教学结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2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2.1 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经济发展发生的变化,相应的带动了各行各业包括教育行业也要发生着一定的改进,那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新的,教师要有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意识,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的安排。

目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教育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提出要重视对后代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但是在应试化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都过于追求教学节奏看重学生学习成绩,从而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缺失,因此,教师的思想高度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从而决定了学生学的效果怎样。
        2.2 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应该是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内容比较丰富的学科,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结构比较简单,从而使得语文越来越枯燥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程度不高,当然就不会对传统文化内容感兴趣,这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3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3.1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有充足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在初中语文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灌输的作用,重视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能够跟进时代进步的速度,从教学方面做出改变;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精进自己,教学也是一场修行,教师作为领路人更应该精通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灵敏度。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古诗词需要品味,学生要学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单一的讲授法必然不能适应教学需求,教师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用方面做出改变。首先在丰富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例如,精心挑选与教材古诗词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其建立一定的关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不能将教学眼光只放在教材上,扩展知识也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途径;再者,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可搭配使用现今普遍推广的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适当的插入图片动画视频,增加课堂趣味性;另外,必要的课堂活动是要有的,“传统文化知多少”、“古诗词鉴赏大赛”、朗诵比赛等,都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中有较大的参与感也会不断的对语文产生兴趣,对中华文明感到自豪。传统文化的传扬是语文教学必须承担的任务,从了解到热爱,从被灌输到主动了解都是学生进步的过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传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初中阶段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传输非常必要,但对于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汪钦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探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9):12-14.
        [2]李秀婷,李仁贵.浅说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渠道[J].中华少年,2019(13)45-47.
        [3]刘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天下(综合),2020(05):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