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婷
贵州省平塘县旧司小学 558306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在小学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学习与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学生学好其他知识的前提。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只有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语文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文章可以凭借奇异的叙事内容、神奇的想象力和鲜明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法却难以凸显新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被动阅读时不能体验到文章带来的乐趣,群文阅读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新教学方法。
1群文阅读的概念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在近些年的语文测试中,文本阅读所占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深入阅读一类在内容、表达情感、写作形式、题材上相互关联的文本,解读文本的核心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文本阅读量、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目标的结构化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注重的是对文本内容中包含话题的自由阅读、交流和探讨,因此,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不仅在阅读量上占据优势,而且在发挥小学生个人阅读兴趣和个人智慧上更显优势[1]。
2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意义
2.1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
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其将多篇文章结合起来,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及联想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此外,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举一反三,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理解,从而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将群文阅读的感悟与体会写出来,能够表达个人想法与观点。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并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阅读内容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并且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能够充分激发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从而提升阅读效率与质量。此外,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变得更加高涨[2]。
3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3.1根据结构层次组合阅读内容
要想切实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及时帮助学生拆解并理解阅读内容,通过科学、规律的方式划分教学阶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避免小学生理解不足而影响阅读质量。首先,教师可划分阅读小组,不同小组阅读不同文章,并允许小组内讨论,交换意见;其次,不同小组之间表达读后感,交换阅读感受,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多数语文教师未能明确群文阅读的价值,仅仅生搬硬套地利用方法,导致教学沦为表象。首先,教师应正确了解群文阅读的优劣,如提升阅读量但因课时因素导致深度不足。其次,为学生讲解群文阅读意识,传授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脱离教师的辅助。例如,《牛郎织女》一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男女爱情,理解爱情的伟大,再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特别之处。最后,针对文章内关键点加以分析,并提供相同类型的文章作为课后阅读,让学生开放式阅读,归纳和总结,从中学习一些阅读技巧,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知识[3]。
3.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应用针对性的读写结合方法
小学时期,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学生成长的速度较快。因此,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熟读阅读内容、掌握阅读内容中的生字与生词,同时还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写作中,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应用新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相关的生词,认识到青蛙一生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与这篇课文相似的文章,从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选择的文章要能够体现“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这一道理,从而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深刻体会这一道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样的读写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3.4从精读课文中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精读课文就是例子中的例子。部编语文教材通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编排,突出了由教师主导的精读到学生自主迁移的略读的过渡。避免了阅读教学“平均主义”导致的“两手抓、两手空”。教师要善于结合单元编排主题教学思路,从教材中选择一篇好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教给学生同类型课内外篇章的阅读方法,通过授之以渔让学生迁移课堂阅读方法,举一反三地进行自主阅读。比如,高年级语文编排了外国语文学名著的阅读内容,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三篇外国文学名著的节选,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三篇名著的节选有体裁与情节上的相似性,教师通过精读精教其中的《鲁滨逊漂流记》,运用小说的梗概来预测故事的发展情节;通过运用小标题来概述故事经过(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遇到野人———回到英国);并围绕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总结,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归纳总结小说的情节和线索。通过2~3个课时的精读精讲,让学生知道如何来运用故事梗概来描述小说情节,如何运用小标题来概述小说的情节和线索,如何对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描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清楚地呈现小说复杂的人物与情节线索等等[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锻炼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合理的方式与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群文阅读内容,以增加学生阅读量;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促使学生深度感悟与体会文章内容,让学生写出自身的想法与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实现写作技巧与水平的全面提升[5]。
参考文献:
[1]禄晓东.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19.
[2]徐姗姗.借力群文阅读,开拓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新模式[J].吉林教育,2021(16):30-31.
[3]张燕萍.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应用探究[J].学苑教育,2021(15):7-8.
[4]林梅清.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1(14):73-74.
[5]张兆荣.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