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周雪梅
[导读]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到教育中来,越来越多网络的技术手段也投入到了教育行业当中。
        周雪梅
        大田县实验幼儿园 福建省 三明市 366100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到教育中来,越来越多网络的技术手段也投入到了教育行业当中。幼儿园教育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将幼儿园教育资源与互联网技术手段相结合,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升幼儿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际,研究分析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运用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教育”理念得以落地生根,相关的技术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幼儿园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无法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园孩子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园教育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一、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众所周知,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在传统的课堂上,孩子们往往无法完全的投入,注意力总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孩子注意力会集中在新奇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多彩的学习内容,从而保证学习持久积极性和兴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课堂运用,也会给孩子不同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也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也为创设良性的家校沟通环境提供了便捷条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准确的定位孩子学习起点
        要想更好地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去,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级内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根据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同学都不掉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有赖于教师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收集,整理。而后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真正实现每个孩子的良好发展。
        2.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这一阶段的孩子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佳。而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充分的提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容易引起教育中的情感共鸣。举例来说,在上认知拓展课时,教孩子们认识各种大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手段来搜集关于桥的相关知识,向孩子们讲解桥的相关构造以及与桥有关的名人趣事。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造出一座自己的桥,以此来放大孩子的求知欲。最后,教师再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以及动画等方式将内容生动活泼地演绎出来,让孩子们了解造桥原理及造桥的材料,以此来更好地拓宽孩子们学习视野。
        3.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
        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学习不少东西可能都有一定的难度。

这也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挑选出来,借助合适的互联网多媒体手段,通过新颖的图像或者是视频等形式,将其形象展现给孩子,尽可能地冲破教育中的障碍,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让孩子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师当然可以让孩子带来实物,进而感知,但孩子借此认知形状的视界可能就有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寻不同形状得物体,扩大孩子的认知面。孩子观察、触摸实物后,怎样让孩子脱离实物形象,建立起形状的抽象概念?就不妨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手段呈现更多不同形状的实物图片,让孩子归类,以此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4.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适当延伸教学内容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与传统幼儿园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支撑教学内容,使教学中的内容更加的立体化形象化,以此来达到延伸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想使教学内容更加良好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手段进行呈现,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的构设,就是要深入对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整体框架,精心进行教学构设,将优秀的网络资源通过动画、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方式,将其镶嵌到教学结构中去,丰富教育内容,并设置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互联网多媒体手段,使得教学广度的延伸获得可能,只要教师愿为。
        5.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段更好达成家校共育
        互联网多媒体手段的进步和广泛运用,让家校共育得以打破时空的束缚。也便于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家校共育协作力度。比如利用直播平台,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参与度。还可以邀请各科任老师加入家校共育,和家长分享、探讨孩子每天的发展状况,从而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家校共育。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适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点滴,以便家长及时跟进教育;为了更立体丰满记载孩子成长,我们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电子档案内容的充实,补上孩子成长家庭记录这一页。也可以共享孩子成长案例,让家长和孩子共成长!互联网多媒体手段为达成家校共育更好的效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基于“互联网+教育”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师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结合实际情况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手段与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各种教育的便利,辅助我们的教育教学,以促进孩子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圆圆.“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策略——基于家园在线云互动的思考[J].学园,2020,13(22):4-5.
        [2]向天鸽.“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透视与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4):37-41.
        [3]陈彩霞.“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中新型家园关系探寻[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09):76-77.
        [4]黄雨枫.“互联网+”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4.
        [5]刘南方,曾艳莺,王华燕. 幼儿园网络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策略[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课题信息:本文系2020年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众筹式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阶段研究成果,立项编号:TKTY-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