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  韩文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行业的热点问题,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阶段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韩文飞
        湛江市坡头区乾塘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6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行业的热点问题,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阶段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将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教学的基础上,对将生活化形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引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纠正自身的教学观念,引进并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物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对初中物理课堂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在实施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或者挑战,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化资源,并且注重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水平较为低下
        目前大部分物理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形式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只要注重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就可以了,生活化教学并不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中,没有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为了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成绩,很多教师也都是在课堂上满堂灌,对学生只是进行重点讲解,因此说教师自身的水平并不能够满足生活化教学的要求。
(二)没有有效开发生活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现阶段的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以及搜索更多关于初中物理课程相关的资源,但是有些初中物理教师由于年龄较高,不会使用互联网,在网上下载资源的频率较低,或者也不会下载。同时,教师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当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但是多数物理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也缺少专业的教学素质,最终导致课堂的知识并不丰富,学生的物理思维也没有有效的激发。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缺少重视  
        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仍然有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并不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更别提将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了。大部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缺少基本的认识,更不要说怎样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遇到了一定的阻碍。
(四)教师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
        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仍然使用以成绩评论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在课堂上只看重学生接受知识的最终效果,并不注重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兴趣爱好、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培养,由于教师不关注,那么学生在该项行为中的表现也会不甚理想。为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多元化评价模式的重要性,避免使用单一枯燥的评价形式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具体方法
(一)使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

要想使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首先应当寻找足够的相关资料,但是初中物理理论知识较多,如果只按课程内容教学会显得十分单调。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挖掘生活化的各种元素放在课堂上。比如说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些物理实例,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然后教师再将各种内容进行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各种物理知识。
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纸杯和管子,然后将纸杯底部扎穿,将两个杯子用管子连接起来,然后将管子拉直,这就制作成了一部简易的土电话,然后由两名学生进行通话,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制作,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参与性也会更加高涨。学生在制作和通话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出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物理知识,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使学生对相应的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有效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建生活化的情境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教学设备构建出物理教学情景,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刺激, 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知识。而且,信息化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后物理实验教学中,信息化技术也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有的物理现象从表面上来看并不明显,实验结果也并不直观。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师能够将相关知识以视频或者是动态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物理实验变得更形象,更生动,这样一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采用生活化教学形式,能够使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还能够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三)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虽然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是教师,但是如果整堂课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演讲,课堂的气氛也就会变的枯燥乏味,物理知识本身充满着逻辑性,抽象性等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讲解知识,那么学生也很难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且,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加强实际与理论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掘物理知识,并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才能更容易的理解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例如说,在学习光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观看月食或者是日食的视频,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月亮只露出半边脸?为什么光没有布满整个月球?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一些结论,因为光被挡住了。然后教师在学生的答案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展示光是如何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因此说,将生活化素材与物理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物理思维,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重新解读生活现象,实现发展学生思维这一目的。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好初中学生对于物理这一门新学科的接受能力,在针对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将每一个详细的知识点都教授给学生们,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兴趣爱好等,降低学生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并且养成利用物理看待问题和态度和习惯,例如说,在学习动与静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中的电风扇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从哪个自身角度看,电风扇处于哪种状态?而对于电风扇中的某一扇叶来说,周围的扇叶与其位置时刻保持不变,那么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通过分析学生熟悉的东西,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辩证的物理思维。
总结: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生活化要素带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且添加各种生活化的案列,使学生加深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促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生贵.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00(038):115-116.
[2]陈晓凤.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No.1196(03):11-11.
[3]黄坤绍.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探讨[J].学苑教育,2020(19):15-15.
作者简介:姓名:韩文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8月
籍贯:广东湛江
学历:本科
民族:汉族
职称: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物理教育教学
单位:湛江市坡头区乾塘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