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   魏永静
[导读]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知识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高效发展。
        魏永静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小村乡民族中心小学  445613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知识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高效发展。身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我们就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栋梁之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
        核心素养的提出转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将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递进,实现了小学生综合能力与优秀品格的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更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能力欠缺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与激烈,不管在哪种行业内都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压力带来后果的严重性,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永远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营造课堂氛围,使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关爱学生、严于律己的素质,规范自身的行为,把学生教育得更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教学模式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讲台上拿着课本讲,学生在台下安静地听,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大众化
        因材施教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个适合于每一名学生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获得全面进步与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而是采用笼统化、大众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此一来,学生们的长处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要激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够深入地探究相关数学知识,实现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减轻学生压力,树立学生信心
        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初中的学习压力,常常会因为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感到苦恼。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我们要学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其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信心。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够获取成功。首先,在保证学生数学成绩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可以在周末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他们有闲暇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也要养成多多鼓励学生的习惯,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他们会感到开心,也会对教师产生喜爱之情,也会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对数学的学习也有足够的信心。总之,树立学生自信心能够逐步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授课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同时要在适当的时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刺激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对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得更加灵活,进而使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四)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能
        对于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来讲,数学并不陌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数学,对数学已经丧失了初学时的激情与兴趣。为此,授课教师想再一次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潜能。授课教师要及时摆脱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能够为班内的同学进行讲课。要想成为合格的“小教师”,他们就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做足准备工作,深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对于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并能够清晰明了地讲述出来。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体会教师的感受。借助此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汲取讲课过程中好的东西并运用到自身学习中,进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五)加强小组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视角的教育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最受教师欢迎的方式之一。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分组,不仅仅可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工作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在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让学生们处于一个温馨而又团结的班级氛围里面,在温暖的“怀抱”中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小学生不同的特征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策略,掌控小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感受。教师还要积极创建开放的学习小组,给学生建立一个拥有超强自主性的学习平台,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此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要想学好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使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究[J].黄小玲.知识文库.2020(19)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罗伟.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9)
        [3]试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梁艳.小学教学参考.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