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王晴晴
[导读] 本文深入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一线数学从教者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王晴晴
        滕州市官桥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  277524
        
        【摘 要】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促进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此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理应注重合作学习的应用,以此顺利完成课堂既定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一线数学从教者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以及合作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现出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模式的重要意义。合作学习主要是依靠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协作来完成课堂既定的教学任务,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教师面对很多的学生,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均衡发展。所以,在新时期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体提升上去。
        一、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奠定良好合作学习基础
        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 首先,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数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学习小组。 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教 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具体而言,教师应保障 每一个小组之内都有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以及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较差的 学生, 如此才能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小组内发挥自身的优 势及特长,从而实现良好互补及互助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座位安排通常情况 下是按照男女比例以及身高等进行排列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分配小组,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 此, 教师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小组坐好,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问题作为合作导向,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 习任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简单来说,学生是在学习任务 的引导下展开合作学习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作为学习任务。 如果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那么就没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 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 而如果学习内容过难,教师所设置的学习 任务难度较大,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相悖,那么不 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 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任务。教师应坚持以问题为合作导向,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应以 问题的形式设置。在设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 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学习经验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 升学习任务的有效性。 所谓的开放性问题, 是指这个问题不 具备固定以及唯一的答案。 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更加适合于应 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


        三、体现个性特点,创设合作情境
        当前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弥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同时还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下实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合作中形成不同思维的碰撞,学会取长补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活泼好动, 并且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求同存异,尽量做到让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以及实力上下相差不大,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比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节数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合作学习, 在课前我们提前制作好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学校的方向示意图,为学生带入进找方向的情境之中,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图片的正北方,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个位置是正北方,通过小组互相讨论问题的答案, 然后派出代表来回答小组的讨论结果,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但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其中,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明确合作分工,提升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相互帮助与协作完成教师所制定的学习任务。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确保小组成员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使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小组合作中所要承担的职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在每个小组中还需要有一个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作为组长,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将学生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互相提问,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在学生问答之后快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到更多数学知识。
        五、凸显合作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只有将学生的合作性提升上去,才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并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如果学生在合作中不能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那效果一定不理想,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所以,我们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另外还需要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够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上去,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节数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并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性质还有实际应用等,当学生在合作中对这节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再要求小组派出代表描述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除此之外,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想象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平行四边形的案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平行四边形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用,从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 数学这门科目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科学合理的运用合作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促使学生互相合作相互帮助,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形成优势互补,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合作学习氛围下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彻底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沈连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35):75.
        [2]童嘉威.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62-163.
        [3]陈秀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